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最近,有很多网友都在问关于防抖镜头的很多相关知识,比如防抖镜头的类别、防抖镜头的选购问题等等。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做一个篇文章,针对市面上主流的防抖技术以及防抖镜头产品进行推荐,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目前被应用在数码单反产品上的防抖技术主要分为两种:CCD位移式的机身防抖技术以及镜片移动式镜头光学防抖技术。前者可以具体划分为:佳能的IS防抖技术、尼康的VR防抖技术以及适马的OS防抖技术。下面我们将进行分别介绍。
佳能IS(Image Stabilizer)防抖技术:
IS防抖技术是世界上第一种被应用在民用产品上的光学防抖技术,是佳能公司在1995年发明的。首只应用该技术的镜头为佳能EF 75-300mm F4-5.6 IS USM镜头。如今,IS防抖技术也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佳能EF 70-200mm F/4L USM IS就是采用二代防抖技术镜头中的佼佼者。
该技术的具体原理为:它属于典型的镜片移动式光学防抖。在所有的佳能的防抖镜头中,全部安装有陀螺传感器。它能够准确地检测人手产生的全方位振动。然后把它转化为电信号,经过镜头内部的芯片处理之后,控制一组修正光学镜片与感光元件(胶片)做平面平行的移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由于手抖造成光线偏移。这个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手持拍摄的效果。
如果以抵消的快门速度来衡量这个数值,第一代IS技术可以玩家使用比理论快门数还低2档的速度,而目前最先进的二代IS防抖技术可以让玩家使用理论快门速度还低4档的速度了。
尼康VR(Vibration Reduction)防抖技术:
VR防抖技术是尼康公司在1994年正式提出的,当时他们只是实验性地推出了一款旁轴相机Zoom-Touch 105 VR,但是此举并没有引起玩家的足够重视。他们并没有因此放弃这个项目,在2000年正式推出了第一支防抖镜头AF Nikkor D 80-400mm f/4.5-5.6 VR变焦镜头。
该技术与佳能的IS防抖技术从原理上看基本接近:都是通过镜头组中的浮动镜片来纠正光线偏移的。与佳能IS系统不同的是,尼康将侦测装饰设计了为电子检测装置。当发生振动时,驱动控制单元会驱动补偿镜片组进行位移,有效减少外部抖动对画面成像造成的影响。而且,这种防抖效果还是可以分两种调整,NORMAL模式可校正上下左右四方向的抖动,比较适合于追拍运动物体。而ACTIVE模式适合在抖动的环境中使用,比如在外面疾驰的越野车上等等。
与IS防抖技术相同的是,VR防抖技术也经历了两个版本。以前的24-120VR 70-200VR等镜头使用的一代VR防抖,有效降低安全快门三档左右。而新型的18-200VR以及105VR等镜头采用的是二代VR防抖,有效降低安全快门可以达到4档左右。
适马OS技术(Optical Stabilizer)防抖技术:
作为一线镜头厂商的适马公司,也在防抖技术上下足了功夫,他们在佳能与尼康两大厂商之后也推出了自己的镜头防抖技术。但是就其应用范围来看,远远要比C.N两家范围窄的多。目前只有两只镜头具备此功能,分别为80-400 OS镜头以及18-200 OS镜头。我们认为可能是由于成本原因造成了OS技术没能在大量适马镜头上运用。
它的技术原理为:适马OS技术是通过镜头内的一个感应器来测量相机震动的方向及幅度,然后将这些数据传递给镜头上的处理芯片,芯片会自动调整镜头内部的浮动镜组进行运动抵消机身震动对成像带来的影响,将镜头内部的光线最大程度地维持在同一轴线上,使图像始终保持稳定,最后可以得到清晰而锐利图像。
除了以上三种技术以外,还有包括腾龙VC防抖技术在内的多种新型镜头防抖技术正在开发中,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