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资讯频道 > 专题文章 > 正文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十三)

0 2009-05-06 06:00:00   蜂鸟网   作者:木木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十三)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十三)
仿卡尔•蔡司Sonner 50mm f/1.5的Serenar 50mm f/1.5镜头

  同期面世的还有仿卡尔•蔡司Sonner 50mm f/1.5的Serenar 50mm f/1.5这款大光圈镜头,与IV Sb机身一起售价为85,000日元(带50mm f/1.8镜头的售价为74,500日元),当时绝对的顶级高价照相机。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十三)
佳能IV Sb的后继机型IV Sb2型,一直生产到1956年

  1953年又专门出口推出了II AX和II AF(稀有机型,据说仅有20台)和II F。1954年,IV Sb的后继机型IV Sb2型(价格与IV Sb相同,1956年停产,产量高达16,800台)发布。通过一个双重释放构造实现了1/30和1/15(以往机型从1/60秒到1/8秒之间都是1/40和1/25秒,不是标准档位调节)秒快门,方便了用户的曝光控制。

  1955年还相继发布了II S2、II D2和II F2等定位稍低的机型,主要是在闪光连接和快门速度范围方面有所改变,价格相对较低。型号虽然繁多,但总的来说基本上是高规格的IV系列和性价比较高的II系列形成高-低搭配,覆盖市场。

  这一系列的相机和镜头的推出,让佳能在市场上名利双收。1951到1954年间,佳能的销售额分别为63400万日元、94200万日元、136800万日元和173600万日元,也就是说短短4年销售额提高了近3倍。从怡和集团借来的50万美元,也果然如御手洗毅计划的那样,在1954年11月,提前两年就偿还完毕。这段时间也是佳能旁轴相机发展的黄金时代。

  佳能的形势好,并不代表整个日本照相机行业都好。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后,日本经济增速放缓,很多中小型摄影器材制造厂商纷纷转产,几乎所有的照相机厂商都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的开拓。

  这种背景下,几家大的照相机生产厂商在1954年4月,组织建立了日本照相机工业协会,御手洗毅担任第一任会长。并随即成立了日本照相机和光学仪器检验及试验协会(The Japan Camera and Optical Instruments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现在成为Japan Camera Industry Institute,缩写JCII),规定凡是出口的照相机都要接收这个协会的检查。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十三)
当年很多日本摄影器材上都贴有这样的JCII标识的标贴

  御手洗毅认为:“在日本的同行之间虽然要展开竞争,但日本的制造厂要形成一个整体像制造优秀的产品方面迈进!在海外提供索赔之前,就必须通过我们指定完整的出口标准,并据此出口优质的照相机。”根据这样的理念,日本照相机工业协会在1955年11月在美国纽约设立了日本照相机信息和服务中心(Japan Camera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Center),为出口照相机提供维修等售后服务,并收集用户反馈的质量方面的问题,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日本照相机质量。

  关于JCII成立时,还有一个小故事。当时各个协会成员公司都进行了捐款,从捐款的数额,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当时各个品牌的规模和实力。

  佳能日本光学:50万日元;
  小西六玛米亚千代田奥林巴斯:30万日元;
  富士等8家:10万日元;
  旭光学等5家:5万日元;
  还有8家3万日元和4家1万日元。

  有资料标明,当时日本共有170家左右的公司在生产照相机。但是德国对手眼看日本相机蒸蒸日上就缴械投降了吗?当然不会,1954年一款相机的推出,给了包括佳能在内的所有日本乃至全球的旁轴相机生产商家当头一棒。这款相机是什么?请关注下一节——《徕卡——M3的震撼》。

  连载第十三节完

  连载第十二节 参与讨论 《单反相机的传奇》全文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