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回到正题,Hansa Canon的外形设计与原型机Kwanon差别不大,采用了独特的内三爪式镜头卡口,50mm f/3.5规格的Nikkor镜头采用4片3组设计;横走式布帘快门,快门速度可选1/500、1/200、1/100、1/60、1/40、1/30、1/20和B门;双影重合式测距仪;含镜头重量640克。
当时《朝日相机》上的报道称该机的价格为275日元,这个价格包括机身、镜头、遮光罩、相机套、两个胶卷暗盒和卷片轴。奇怪?什么是“两个胶卷暗盒和卷片轴”?当年像今天这样的快速盒装胶卷还没有发明,胶卷是单独销售的,买回去之后需要在暗室内装到胶卷暗盒里面,然后装到相机里才能使用。干脆,笔者这里通过当年Leica III的说明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年35mm相机上胶卷的过程。
把买来的胶卷在暗室内卷到中心卷片轴上,然后装到胶卷暗盒里,将胶卷的一头拉出
说到这台“Hansa Canon”有很多人可能会问?精机光学之前只有“Kwanon”,这“Hansa”和“Canon”是怎么来的呢?嗯,我们一个一个介绍来。要想让新推出的、定价接近300日元的高级相机真正卖出去,靠在《朝日相机》上打广告肯定是行不通的(估计当年Kwanon的广告效果不是很理想),毕竟精机光学是个新牌子,于是他们只能在渠道上想办法,“Hansa Canon”就是由此而来。
连载第六节完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