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从佳能公司的广泛宣传不难得知,佳能的故事是从1933年,精确一点是1933年11月创办的“精机光学研究所”开始的……
话说当年,作为当时世界的“照相机之国”德国有两大品牌——徕卡/Leica和康太时/Contax。两家都在生产代表着当时最高技术水平的35mm焦平面快门相机。在1930年代初其代表作分别是Leica II和Contax I,是当时最精密最高档的35mm相机。当时带50mm f/3.5镜头的徕卡II相机的价格,相当于从日本最好的大学毕业后进入待遇最高银行业的“优秀人才”半年的工资,约420日元左右,而被认为是日本第一款大批量制造的相机Pearlette(折叠式相机,由柯尼卡的身前小西六生产)1929年款带镜头的价格大概只要25日元。
代表1930年代初期最高水平的35mm相机Leica II与Contax I
日本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初销量巨大的小西六Pearlette折叠相机
在当时这个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实在是高不可攀。不过就像现在我们身边也可以找到很多充满理想和干劲年轻人,他们脑海中总是浮现“为什么我不能……”之类的想法,当时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轻人在为了实现自己的相机梦在努力,吉田五郎(Goro Yoshida,1900~1993)就是其中之一。
吉田五郎(Goro Yoshida,1900~1993),精机光学创始人之一
吉田五郎出生在广岛,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跑到东京闯荡,在一家从事电影摄影机和电影放映机修理和改装的公司当学徒,由于吉田五郎机灵能干,天生就喜欢跟机械仪器打交道,对于修理和改造摄影机和放映机乐此不疲,很快成为了业务骨干。到了1920年代末期,不到30的他经常会被老板派到当时的“东方小巴黎”上海,去设法搞到公司所需要的零部件。
可见当时上海的繁华程度并不逊于东京,既然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不到6年之后,就有冯如完成了第一架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制造的飞机,想必当时也有中国人想过仿制徕卡或康太时相机,可是……说偏了,还是回到正题。在上海时,吉田五郎碰到一个名叫Roy E. Delay的美国商人,在聊天时这个老美提到“既然你们日本连飞机和战列舰都能制造,你怎么还跑到上海来买摄影机零件啊?”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