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img_715836_no_0_Black#]
摄郎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A100成了摄影圈最热门的名词。A100刚发布的时候,我感觉似是故人来,对它是既熟悉又陌生;等到A100拿到手的时候,我觉得M味依旧,偶尔飘散出S味。
Oliverjiang:我们应该是最早试用A100的一批人,发布会后,我们20多个人一道试用了一下。总结了几点,一是Sony的工业设计的确比Minolta的好,A100加入了很多弧线,虽然对于专业用户来说不是非常理想,但就A100的定位来说,它应该是摄影爱好者和家庭用户,对这些用户来说,这些细节的修改更加人性化。A100很好地继承并发扬了Minolta的双肩转轮设计,通过左右肩转轮集成相机的电子控制功能,能够减少按钮,多一个按钮就多一个单独的电子电路,就多一个按压开关,就多一个可坏的地方,同时简化了菜单操作,让所有的主要功能就在手边,不必一级一级地进菜单去找,大大加快了拍摄速度。而且左肩转轮集成了更多的可选项,比5D的设计好多了。
Herro:我的总体印象是A100的设计还是比较接近Minolta,而没有被改的面目全非。但我觉得机身后背的曝光锁定键的位置不是非常理想,特别是我这样拍微距的,需要经常用到曝光锁定键,但我用了两天,感觉摁这个曝光锁定键比较别扭。不过,LCD的数据显示能够根据握持方向的横竖改变而相应调整,这个设计非常不错。
[#img_715837_no_0_Black#]Oliverjiang:谈到快门按键,我觉得A100虽然比原来5D有了改善,但还不是非常舒服。显得还是比较生涩比较塑料,不过这可能只是高端用户群的意见。
萝卜乔:A100推出的时候,Sony开发人员的口号是“继承和发扬α”,我觉得A100做到了。A100继承了5D、7D的机身设计,比如双肩转轮、舒适的手柄等。同时还进行了一些改进,比如机身后背突出的三条棱,当你把机身倒置时,可以有效地保护LCD,同时放置也非常稳定。还有就是景深预览按钮比5D改小了,也内陷了一点,这个改进是一个亮点。最初A7/A7D的采用的是“推压式”设计,我通常习惯是用右手的无名指去按,这样的话有些使不上力气。5D的景深预览按钮是一个“触压式”的圆形按钮,相对于7D是更方便操控了,但是由于机身尺寸较小,容易误碰。现在的A100是一个缩小了的圆形按钮,节省出了一定的空间,使得左手在把持镜头的同时可以兼顾此功能,不得不说这是一处成功的细节设计。不过,我唯一比较担心的是快门线接口的位置,5D、7D的快门线接口的位置都在侧面,在使用三脚架的时候,这样快门线可以固定在相机背带上的锁扣上。而A100则在后面,同样情况下可能会与相机背带产生缠绕,影响拍摄。
[#img_715838_no_0_Black#]Herro:我突然想到A100的白平衡控制非常好,选定白平衡时,直接在菜单上就能对于像日光、荧光灯等单项白平衡进行微调补偿。
木的平方:我看过日本媒体对A100开发人员的专访,A100主要还是由Minolta的人员开发的。一般来说,三代产品才会成熟,而这款机器刚好是原柯美数码单反体系里的第三代产品,我觉得很多设计还是比较成熟的,把以前没考虑到的都考虑到了。
Herro:A100的确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不过除尘功能是个噱头,灰尘是抖不掉的,我反而担心CCD的寿命是否会受到影响。
[#img_715839_no_0_Black#]Oliverjiang:中低层消费者对除尘功能可能会很感兴趣,它的市场影响力比实用性更强。但即使能有效地除尘,除去的尘又跑到哪里去了?所以我也认为噱头卖点大于实际意义。
木的平方:我曾经在DPREVIEW上看到,很多网友反映5D、7D的防抖CCD部件容易被摔坏,但A100据说改善很多,不过具体的细节没有透露。
摄郎来了:现在很多网友除了关注A100的机身设计之外,更关注的是千万像素的成像质量到底如何?国内外已经有了不少的测评文章和拍摄样张,蜂鸟网也做了细致的横向测评,作为A100测评的参与者,木的平方应该比较有发言权。
[#img_715840_no_0_Black#]木的平方:蜂鸟网做了一次横向测评,Sony A100、Nikon D200和Canon 30D配各自的50mm镜头,分别拍摄了标板和实物。尽管评测不是我亲自做的,评测文章也不是我写的,但结果我看了,结论是高像素的确占有优势,在低感光度下,Sony A100的分辨率和Nikon D200差不多,比Canon 30D强;在高感光度下,Sony A100的噪点就比较明显了,不及D200。色彩方面,Sony A100的色彩还是偏M味,但比5D、7D鲜艳一点,是在原来Minolta的基础上结合了Sony的色彩特点。
Herro:我上周末使用A100和100mm微距镜头拍了不少照片,感觉在成像上有三个问题。一是噪点问题,ISO100的情况下,图像暗部不是非常干净。二是在合焦的情况下,图像在交界处有1~2个像素发虚的现象,我觉得有可能是机身防抖修正功能带来的问题。三是曝光问题,同样场景同样曝光量的情况下,A100比Canon 20D要暗一点,这个可能跟单位像素的大小有关。对于我来说,800万足够了,刚好够杂志印刷。不过,A100清新淡雅的色彩还是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我很喜欢这样的色彩表现。
摄郎来了: 我记得A100开发人员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两个公司在成像的目标上是惊人的相似,但两个公司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比如,以红色为基础来制作两个公司是相同的,但蓝色的显色方法却是不同的。白色里少许有点发蓝会更能体现透明感,同时,人的脸色稍微带点红会让人感觉更舒服。结果是本机在这方面与5D基本相同,可能蓝色会更加华美;出来的效果与DSC-R1以及5D都会有不同。
Oliverjiang:对于图像质量可能大家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我觉得A100的动态范围更大了。对于刚才Herro说的机身防抖修正功能带来的问题,在原有Minolta用户有个这样的说法,机身防抖修正功能可以不用则尽量不用。尤其是在速度本身就已经有把握的情况下和上架子的情况下,完全不必要任何时候都开着AS。不过,机身防抖修正功能的确非常实用,上次我去意大利拍一些展览馆内的藏品,由于没带5D,不得不把ISO设置得很高,最后图像质量很受影响,那时候就真的很怀念5D了。
萝卜乔:图像色彩跟镜头也很有关系。以这次体验的Sony 100/2.8 Macro为例,该镜头的特点是色彩鲜艳丰富、锐利、分辨率高,其素质在A100发挥的充分淋漓。从目前上市的首批镜头来看,套机镜头、标准镜头和微距镜头的搭配是比较科学的,这样的组合较好的照顾了初入DSLR的用户群,同时部分程度上又满足了原有A卡口镜头的持有者。另外,通过对一些Sony新镜头的体验,发现变焦环的阻尼比过去增大了,这样使用户对镜头做工感到放心,但是对于习惯手动对焦的用户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Oliverjiang:按照现在的价格来说,我估计蔡司镜头的定价肯定会偏高了,毕竟A100主要针对摄影爱好者和家庭用户,我对蔡司镜头的定位比较疑惑。
摄郎来了:7月21日,Sony已经正式公布了价格。A100单机带票价格达到6180,比官方预售价足足低了1千元。应该说这个价格还是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想,因此最近A100的销售情况还是不错的。
范越:刚才听了大家的交谈,我觉得A100还是一台非常值得购买的机器,我最近就会购买。当然,我也留意到大家谈到的一些A100的缺点。但是对于我而言,这些缺点无足轻重,我也不太需要用到相应的功能。
Oliverjiang:我刚从中关村打听到的消息是带票的话6090元到6400元不等,不带票是5800元;Sony一直是带票保修,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为区区几百块钱,留下隐患。我今天还打听到Nikon D200不带票是9800元,A100对Nikon D200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也准备买A100,不过不打算现在买,预计是8月底,不是9月有工作要用A100的话,我一般会等到10月底再买。因为第一批机器没有经过大规模测试,存在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上市一个多月以后的机器往往比较稳定。这个价格不贵,现在出手也不会跌价太多,我这边已经有3台机器的购买量了。
Herro:A100的价格跟Nikon D70s和Canon 350D相差1千元,这个价格已经非常有竞争力了,但我现在关注Canon,它一直善于反戈一击。现在数码单反的价格跟前几年实在没法比,太便宜了。
萝卜乔:我不会买A100,一是我的镜头群基本都是广角,只有CCD全幅才有吸引力,二是A100的最大卖点是千万像素,我不是很关注像素,更关注图像质量,三是现在相机的更新速度很快,我更期待Sony的下一代数码单反相机。
[#img_715841_no_0_Black#]摄郎来了:如果有朋友想买数码单反相机,你们会推荐A100吗?
Oliverjiang:我会推荐,但我会劝他再等几天,等Nikon和CANON即将推出的数码单反相机出来以后再做决定,不是要他们买C、N,而是说也许A100价格还会降价,呵呵。
Herro:看人,看他拿相机做什么。如果是初级摄影爱好者或者家庭用户,我会推荐;如果是中高级摄影爱好者,后续还需要添加不少配件的话,我不会推荐。A100是一台好机身,但现有的镜头及配件系统还比较单薄。
萝卜乔:机身的价格已经比较平实了,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幅度的降价,先买先享受。对于从胶片机过渡到数码或是胶片数码双修的用户,A100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木的平方:我会推荐。
讨论还在继续,A100的确给了我们很多茶余饭后的谈资,我们自然也希望A100能够将相机市场搅得更具活力。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