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编者按】众所周知,从二战前的德国相机引领世界,到今天的日系相机唱独角戏,过去的几十年,照相机产品和照相机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对于同为日本相机行巨头的佳能和尼康来说都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对佳能来说是单反相机问世50周年,对尼康来说则是F卡口诞生50周年(其实同样是第一款单反F问世50周年)。那么1959这个年份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一番情形。日本照相机行业,在半个世纪前凭借的是怎样的境遇和机缘,得以风生水起?
为此,笔者特意搜集整理了一番,以佳能相机,特别是50年的单反相机一路走来为主线,为大家奉上一个关于佳能、关于相机、关于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故事。也许透过这半是辉煌半是坎坷的佳能相机发展的道路,在我们品位这段日本照相机发展过程的同时,也可反观自己的历史。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各位网友随时批评斧正。同时,为了方便大家以论坛形式浏览,特发表了蜂鸟网论坛的连载贴和新浪博客,欢迎大家访问留言。
连载十六:执着——旁轴的坚持
引言:旭光学在单反上的惹眼表现,不可能让其他相机大厂无动于衷,然而以高档旁轴相机起家的佳能,面对徕卡和日本光学的远击近攻,仍然在旁轴相机的开发上不遗余力,并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
从前文的介绍,包括公司注册金和JCII成立时的捐款数量多少,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旭光学与当时的佳能、日本光学、千代田和小西六等“巨头”相比,实力上还是相差许多。那么既然旭光学从制造双筒望远镜进入35mm相机领域都能够取得令人惊讶的成绩,其他“大牌”相机厂商又岂会让旭光学独美?
不过要想让这些在35mm旁轴或者双反等方面积累了相当知名度的相机厂商全面转型35mm单反并不现实,毕竟35mm单反相机从使用感受,特别是镜头的丰富程度来说,与旁轴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佳能依然还是希望通过生产更好的旁轴相机超越徕卡M3,以实现“世界第一”的目标。
旨在挑战徕卡M3的佳能VT,外观设计上改变了近20年来一直沿袭的放徕卡造型
1956年8月,佳能终于发布了旨在挑战M3新机型VT(1957年停产,总产量15,500余台)。作为IV系列机型的后继,佳能VT的设计完全改变了近二十年来从Hansa Canon一直沿袭下来的仿徕卡造型,取景器内置对应35mm、50mm和85mm镜头的取景框,增加了自拍器,胶卷安装也改成了时髦的后背装填式,最具特色的是机身底部有折叠的快速卷片扳手,比当时用轮式过卷的速度快很多,型号中的T就是英文Trigger(扳机)的首字母。带50mm f/1.8镜头的售价为82,000日元。
佳能VT中的V代表5,说明是IV(4)的后继,T代表Trigger,机身底部的快速卷片扳手设计虽然有一定新意,但使用起来显然不及机顶卷片拨杆的方式好
注意当年豪华版的VT Deluxe广告上有三个快速——快速卷片、快速镜头和快速倒片,其中配套镜头可选择50mm f/1.2和35mm f/1.8两支大光圈“快速”镜头
1957年5月,佳能推出了进行了一些小改进的豪华版的VT Deluxe,带50mm f/1.2镜头的售价为97,000日元。与此同时和1957年年底,佳能还陆续发布了具备了卷片拨杆的机型L1及其简化版L2和L3(L就Lever,拨杆),L1与VT非常接近,外观设计更加流程和富有现代感,增加了闪光同步,去掉了自拍功能。机身售价48,000日元,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日本光学的尼康S2。
佳能首台采用卷片拨杆的相机L1,凭借优异的工业设计曾被评为日本首批最佳设计商品,图片上加装的是当时佳能最明亮的50mm f/1.2镜头
当年的直接竞争对手佳能L1和尼康S2,带50mm f/1.2和50mm f/1.4镜头的价格分别是87,000和83,000日元,从外观设计上来说,晚三年面世的佳能L1显得更加流畅,更富现代感,工艺也更成熟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佳能高水平镜头制造工艺的提高,在1956年9月问世的50mm f/1.2镜头的售价一下子从最开始的60,000日元降低到了39,000日元。突然这样大幅度的降价是为什么呢?如果了解当时竞争对手的情况,大家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