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光GR DIGITAL号称继承了传统胶片机“GR系列”的命名与精髓,开发者在其中灌输了怎样的思想呢?我们采访了理光的几位开发人员:
[#img_709359_no_0_Black#]
理光在2004年的photokina上发表开发GR DIGITAL的声明,是不是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开发了?
野口:产品的概念设计在那个时候已经开始确定下来了,此外镜头和图像处理技术,关键要素等也已经初步决定下来了。
[#img_709360_no_0_Black#]
那时目标用户群也确定下来了吗?
野口:和GR1一样,目标用户群定位于职业摄影师,记者和高级业余用户。
GR系列胶片机的定价大约10万日元左右,GR DIGITAL的价格大概也定在这个层次吗?
野口:具体的价格还没有决定,不过应该10万日元封顶了。
[#img_709361_no_0_Black#]
菲林版GR系列的开发人员也会加入GR DIGITAL开发队伍吗?
野口:是的,策划和开发中都有加入。例如菲林GR系列的开发组长也作为开发部长加入了GR DIGITAL开发。
牧 担任GR DIGITAL固件开发的人员之中也是有菲林GR开发经验的。
[#img_709362_no_0_Black#]
25mm是便携和画质兼备的厚度
菲林版GR的25mm厚度,以刚刚够存放35mm胶卷的厚度而著称。数码相机也有更薄的机型,为何GR DIGITAL会和GR系列一样厚呢?
野口:因为不想为了几mm的尺寸而牺牲画质,但顶着GR的名号,便携性也是关键,所以不比GR1大是是我们设计机身体积时的目标,其中厚度对便携性影响很大,所以也会重视。
[#img_709363_no_0_Black#]
GR DIGITAL(前)和GR1(后),GR DIGITAL体积较GR1小
厚度同为25mm,但纵横比例比菲林版GR稍微小一些。
野口:在不牺牲性能和操作性的条件下,我们得出了这种小型化研讨的最终结果。
也有的意见指出,稍微再大一点就能内置光学取景器,操作上也会更有余地。
野口:如果在GR1大小的机型上搭载光学取景器,只能配上品质很次的产品,无法满足想要光学取景器用户的需求,所以准备了高性能的外置取景器配件。
关于操作方面,增加操作部件可能会给人有点紊乱感觉,但实际拿着看会发现,为了手感更加舒适,摆放拇指的地方也有所保留,希望大家了解。
[#img_709364_no_0_Black#]
装备外置光学取景器的GR DIGITAL
身为定焦机却带有变焦杆,但使用这种机型的用户可能不会怎么使用数码变焦的?
野口 确实对目标用户来说数码变焦的使用率比较低,但是回放图像时放大观看还是会频繁使用的,这时使用变焦杆就很方便了。拍摄时还可以实现数码变焦以外的功能,如曝光补偿等。
APS-C会使相机变大
发布会上也回答过,不过还是很多用户关心,因此再确认一下,CCD是1/1.8寸的800万象素是吗?
野口:CCD选定初期是有2/3寸或APS-C尺寸作为候选的,假设选择2/3寸的话相机体积就会变得很大,同时测试结果表明,2/3寸和1/1.8寸噪点控制能力相差不大,因此选了这种规格的CCD。
关于像素,目标用户层要求A3打印的分辨率,所以决定是800万像素。
用户对噪点控制和画质都有极大提升的APS-C尺寸CCD的期待声音似乎也很多。
吉田:图像处理器是理光制造Caplio GX8的升级版,GRD里采用了新的算法,根据拍摄目标的模式进行最合适的插值处理,提高解像力和降低噪点。对于线性的拍摄目标解像力应该有所改善。
有报导说还考虑过感光元器件的换装服务是吗?
野口:作为用户服务项目之一,感光元器件的交换也在构想阶段,还没有具体计划。希望能将只能在工厂进行的部件交换转换到服务中心上面。
这是说对感光元器件进行了简易更换的设计吗?
牧:改变CCD会影响图像处理线路等,因此只换CCD是很困难的。除了CCD基板,主基板等也需要更换。镜头和机身,开关等以外的部件都应该要交换,具体还没有进一步探讨。
镜头的采用
镜头是5组6枚,也使用了非球面镜头吗?
山野:使用了两枚非球面镜头,1枚单面非球面,还有1枚双面非球面。此外球面镜头里还使用了1枚特殊低色散镜片。
[#img_709365_no_0_Black#]
新技术使得变焦镜头的性能也提高了,为何还选用定焦镜头呢?
野口:初期也考虑过变焦镜头,但在技术条件全部相同的情况下,性能还是定焦镜头比较好。
山野:变焦总是会使画面周边进光量和画质下降,为了提高画面边缘解像力,还是选择了单焦点。
为何让GR DIGITAl拥有28mm视觉呢?
野口:对广角的需求很多,很多用户习惯了28mm视角。此外数码机在广角方面比较弱,很多用户把它作为数码单反附属机,单反上配上长焦镜头,GR DIGITAL则作为广角端专用。
[#img_709366_no_0_Black#]
装备广角镜和外接取景器的GR DIGITAL
和35mm或50mm等标准相比的焦距切换又怎样呢?没有考虑过做成可更换镜头吗?
野口:关于焦距切换的展开今后将会考虑,可更换镜头引发的问题太多,这次就不考虑了。
菲林版GR的镜头“味”受到好评,GR DIGITAL的镜头又有什么独到之处?
山野:为了取得漂亮的景深花费了不少心思,为了使圆的东西获得圆的景深,极力减少收差,采用7块光圈页片,使光圈尽量地圆。
用灰镜来调节光圈,是为了避免衍射的影响吗?
牧:是的,不过,只有全自动模式下,比F7.1更小光圈时才使用灰镜。例如F8时实际光圈为F4,加上灰镜就等同于F8了。
P档/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曝光模式中,最小光圈为F9,没有使用灰镜。同时使用灰镜的话F9时实际光圈就是F4.5,和不用灰镜时F9的光圈效果一样。全自动以外的模式中,为了强调画质就没有使用灰镜了。
也有要求将灰镜设计为可手动开关的,今后应该会考虑如何实现而不使操作方法更繁杂。
RAW形式为何采用DNG呢?
牧:它是免费的,而且也对应多数成像软件,这是一般的判断。此外,这个相机的目标用户应该大部分有用Photoshop。
谢谢你们百忙之中抽空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