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资讯频道 > 业界动态 > 正文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图文播报

0 2005-12-20 19:36:00   蜂鸟网   作者: [原创]
时间过得很快,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已经半月,现在终于有时间能把一些文字和图片沉淀下来展示给大家了。连州之行,收获颇丰,有些价值在本篇报道中还无法呈现,相信在今后的蜂鸟网的内容中会看到更多精彩的延伸。文中图片多采用现场照片,这样能够给大家带来现场的感受,如果您对那位摄影师感兴趣,请在网上搜索或者发mail给我们(editor#fengniao.com),我们以后会对摄影师作单独的作品展示和采访。本次报道更多的是关注展览本身,让大家看到目前影像的一个概况。如果大家在本篇报道中得到一些收获,那会是令人欣慰的。


《尼泊尔的紧急情况》

菲利普•布兰金索普/Vu图片社
Philip Blenkinsop/Vu Agency


我第一次来尼泊尔是在2001年。当时我已经有了相当多的和亚洲的反叛团体共事的经验,并曾经应邀跟随过几支武装团体支持他们的独立与自治运动,被秘密安排学习了这些毛泽东主义革命运动的一线资料。比如:他们是否被人民群众支持?他们是不是一个挣扎中的民主政权的正牌替代品呢?

在加德满都,我不断的寻找引路人,却撞进一个个死胡同,三个星期的这样似乎没完没了的努力之后,我终于受到了一个电话要求我坐汽车到尼泊尔的西部去。有人将在一个小时后来我的旅店护送我。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们在舍克特地区的山区步行前进,这个星期里拍摄的毛泽东主义游击队的照片构成了一个西方摄影师作品的第一部分。

1996年至今,在“人民战争”中丧生的人数高达一万一千,被转移的人数更多达20万。随着冲突的加剧,毛泽东主义者已经实际上牢牢控制了农村。但是,世界没有注意到内战使国家满目疮痍。毛泽东主义者和政府都因骇人听闻的虐待行为负有罪名,因为在这场大混乱中尼泊尔人民遭到了野蛮逮捕。每个村庄都有告密者,因此在加德满都外地的人们大多数都生活在恐惧里。这种恐惧一直传播到了加德满都山谷地区。

就像在到处存在的冲突中被逮捕的普通民众那样,这些人们无法呐喊出他们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他们也从不曾指望理解为什么他们必须忍受这样的痛苦。有什么是需要了解的呢?2004年,虽然我作过三次旅行,但是仅从尼泊尔发表了一张图片。尼泊尔人民丧失了声音。对于这些在黑暗中被凶猛地抢走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对于这些在血腥战争中站在对立两面相互竞争的兄弟姐妹们,对于他们来说毫无机会大声宣言。

恐惧迫使他们沉默,是绝对的黑暗里的沉默。这里展示的图片来自从2001年至今还在进行着的在这个山国里几次旅行时的作品的一部分。我计划在尼泊尔继续我的工作,期望能完成一件能展示出尼泊尔人民的恐惧,希望和苦难的作品。希望有一天,这些作品也能说出尼泊尔人民的欢乐,说出尼泊尔人民的庆祝,说出尼泊尔民族的康复。

菲利普•布兰金索普/VU
曼谷 2005年11月

我要特别感谢巴黎竞赛、国际特赦组织和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支持。

[#img_708623_no_0_Black#]

[#img_708624_no_0_Black#]

[#img_708625_no_0_Black#]

[#img_708626_no_0_Black#]

[#img_708627_no_0_Black#]

[#img_708628_no_0_Black#]

[#img_708629_no_0_Black#]

[#img_708630_no_0_Black#]

[#img_708631_no_0_Black#]

[#img_708632_no_0_Black#]

[#img_708633_no_0_Black#]

[#img_708634_no_0_Black#]

[#img_708635_no_0_Black#]

[#img_708636_no_0_Black#]


关于伊夫•吉列的展览

在1996年,伊夫•吉列开始了他在伊拉克的一连串游访。肩负着为几家著名杂志采访的任务,他把拍照的焦点放在一个自从海湾战争以后就一直在禁令下生活的民族,一个陷入严重经济、社会困境的国家。在不同的旅途中,他走遍了几乎所有的伊拉克境内领土,并从1999年开始,走出伊拉克,深入到叙利亚和伊朗,两个在近代伊拉克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

面对一系列视觉纪实作品,他慢慢产生了疑问。因为这些影像总是在重复描绘战争所带来的地区伤害,看到的只有那些能使人感同身受、无比愤慨的惨痛、贫穷和枪击痛楚的战争画面。逐渐地,伊夫•吉列不再把注意力放在这类简单且显而易见的画面上,取而代之的是去捕捉那些能够代表事件的象征符号以及转瞬即逝的情感变化。

这一变化能够从摄影师对那些素材的选择上看到,如对日常生活以及生活琐事记录的优先选择与表现。当用图片记录贸易禁运时,他把位于伊拉克南部的造船厂工作的工人衣服上的细节,和位于Bassora的手术室入口处的外科医生的鞋从其所属地点抽离,放置到处于一片狼籍中的造创厂和手术室里面那些更具冲击力的破坏景象中。摄影师想的不再是证明和职责,而是展现。他坚持着一种安静的、中立的报道和抽离。他拓展了自己的取景框并采用一种能够图像表面客观性的前沿视野,在这种动机的影响下有了这些图片的诞生,并由于这样的圆形形象加强了图片的冲击力。伊夫•吉列致力于为人们呈现其作品背后的暗示,揭露隐含在公众场所和集体场合中的秘密。事实上,他就是处于可见物中产生的不可见物的边缘部分。他探索着摄影和事实的暧昧关系以及试验影像在虚构时的力量。

伊莎贝拉•伯纳德

[#img_708637_no_0_Black#]
大马士革,叙利亚,2004

[#img_708638_no_0_Black#]
巴格达,伊拉克,2000,公共汽车站

[#img_708639_no_0_Black#]
叙利亚,2001,蓝色脚印
由于在幼发拉底河水源问题上,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之间有着多年的宿怨,叙利亚农民只能用铜硫酸盐在在耕地上施肥和杀虫。

[#img_708640_no_0_Black#]
伊朗,阿巴丹岛,2003年,殉教者墙
美军进入伊拉克之后,纪念两伊战争中死者的图片又再次出现。

[#img_708641_no_0_Black#]
伊朗启夕岛,2003,广告牌
伊朗人希望在与伊拉克边境开放一个自由区,以吸引波斯湾的商客。

[#img_708642_no_0_Black#]
巴格达,伊拉克,1999
市场

[#img_708643_no_0_Black#]
黎巴嫩,2005
叙利亚房屋

[#img_708644_no_0_Black#]
纳杰夫,伊拉克,2000,街头小贩


《贫穷》加里•奈特Gary Knight

贫穷从一开始就占据了我的生活,我的目的是创作一本作品集,包括短篇摄影随笔、零散的图片、文献资料、统计数据、手抄资料、访谈、散文和任何我认为有趣的素材,它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发表,包括书籍、展览、电影、报纸、研讨会、工作室,可以在任何适当的时间及地点展出。我想努力和我的同伴们,我还要和他们中的许多人见面,一起去理解从财富的安全感中脱离出来是什么感觉,去揭示我们所发现的,一切需要揭露的东西。所有人都知道,贫穷是的确存在的,即使这关系到尊严问题,由于这个世界的穷人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以至于我们中的其他人能够变得富有。

这本作品集会接受任何可能的方式的资助,但不会向完全以盈利为目的组织机构所定的教条和偏见妥协。

[#img_708645_no_0_Black#]

[#img_708646_no_0_Black#]

[#img_708647_no_0_Black#]

[#img_708648_no_0_Black#]

[#img_708649_no_0_Black#]

[#img_708650_no_0_Black#]

[#img_708651_no_0_Black#]


《罗伯特•肯尼迪灵柩列车》保罗•法斯科/玛格南的相片作品

1968年6月5日,罗伯特•肯尼迪在洛杉矶被枪击身亡,白人和黑人、富人和穷人——成千上万的人耐心地站在酷热之中,注视着从纽约驶来的放着肯尼迪灵柩的列车开往华盛顿,这一幕好像130年前送别亚伯拉罕•林肯总统。

[#img_708652_no_0_Black#]

[#img_708653_no_0_Black#]

[#img_708654_no_0_Black#]


纪尧姆•赫波特
这由你来决定,是维护你的人格尊严还是失去它。
Lek Dukagini制定的Kanun法 第933条
It is up to you to safeguard your human dignity or lose it.
Code 933 of the Kanun by Lek Dukagjini.

纪尧姆•赫波特/欧里•帕布里克
Guillaume Herbaut/L’ceil Public

Shkodra,阿尔巴尼亚,2004

[#img_708655_no_0_Black#]
2003年8月10日上午11日,我的父亲决定结束他的生命,他投井自杀了。三个小时之后我的姐姐告诉了我。她去那里打水,拿着水桶,看到我父亲的身体在井底躺着。天一直在下雨,井水很满。我今年14岁,我的名字叫安顿希里,我现在和我的四个姐姐及我的母亲生活在一起,我们原来住在山区里一个叫杜卡金的小村庄,10年之后我的叔叔和他的邻居大家,他用石头把邻居打死了,把他的骨头砸碎了。我们不得不离开家,因为那个死去的人的家人想杀了我们。我们来到了Shkodra,自那以后我们深居简出,为害怕被人报复。我的父亲叫沃克山,他过够了这种封闭的生活,所以他投井自杀了,因为他再也忍受不了了,有时我夜晚醒来,我觉得我能听到花园里有一些声音。

On August 10,2003,at 11am, my father decided to put an end to his life and threw himself into the well. My sister told us three hours later. She had gone out to get water. Holding her buckets, she noticed my father’s body lying at the bottom. It had rained a lot and the well was full. I’m 14 years old and my name is Anton Hili. I now live with my four sisters and my mother. Before we lived in the mountains in a small village called Dukagjin. Ten years age, my uncle got into a fight with a neighbor. He killed him with a stone. He smashed his skull. We had to leave our home. The dead man’s family wanted to kill us. We came to Shkodra. Since then, we have lived closed in, for fear of being killed. My father was called Voxan. He had had enough of living shut away. He threw himself down the well because he couldn’t stand it any longer. Sometimes at night I wake up thinking I can hear noises in the garden .

[#img_708656_no_0_Black#]
Guillaume Herbaut
调停人:所以,有人向他投降了吗?
弟弟:这有什么奇怪的吗?
调停人:他举起了枪吗?
弟弟:三颗子弹。
Mediator: So, did a man go over to him?
Brother: Does that surprise you?
Mediator: He aimed his gun?
Brother: Three bullets.

[#img_708657_no_0_Black#]
Guillaume Herbaut
“血债必须血来还”
Lek Dukagini 制定的Kanun法 第848条

“Blood spilt will be wiped away by blood taken back”.
Code 848 in the Kanun by Lek Dukagjini

[#img_708658_no_0_Black#]
SHRODRA
人口8万
失业率:54%
平均收入:750欧元
特点:电力每隔两小时供应一小时

SHKODRA
POPULATION:80 000
UNEMPLOYMENT RATE:54%
AVERAGE ANNUAL INCOME:750 euros
CHARACTERISTUCS: Electricity supplied one in every two hours

[#img_708659_no_0_Black#]
2000年4月29日,晚上10点半,Guezim Dibra在从餐馆回家的路中,他在那家餐馆洗盘子。他沿着自家的菜园小路走回家,忽然从黑暗中冒出两个男人,开枪把他击倒。他的太太听到枪声并冲了出来,Guezim已经倒在血泊中,躺在了路中央,Bukurie朝他跑去,大声呼救。那两个男人又跑了回来,把他们俩打了一顿,当Bukurie在医院里苏醒过来时,她的身体青一块紫一块的,而他丈夫的尸体已经被肢解了。Eliohla 是Guezim最喜爱的孩子,他走到哪里总带着她。他甚至教她开车和种地。她是个假小子。Guezim曾经说过,Eliohla是爸爸的儿子。她爸爸的儿子。

On April 29, 2000, at 10.30pm, Guezim Dibra was on his way home from the restaurant where he worked washing dishes. He was walking up the path his vegetable garden when two men suddenly appeared out of the dark and shot him down. His wife, Bukurie, heard the gunshots and rushed outside. Guezim was covered in blood and ly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path. Bukurie ran towards him calling for help. The men came back and beat up the two of them. Bukurie regained consciousness in hospital; her body was covered in bruises. Her husband’s body had been torn apart.

Eliohla was Guezim’s favorite child. He took her everywhere. He even taught her how to drive and plough the land. She is a real tomboy. Guezimused to say:“Eliolha is her father’s son! Her father’s son!”

[#img_708660_no_0_Black#]
2002年11月28日三点半,我丈夫Rafiq在离家不远处喝咖啡,有个朋友跑过去向他要钱,Rafiq在Shkodra市的中心开了个小杂货店,他们往店里走去,讨论钱的事。Rafiq拒绝借钱给他,那个男人掏出手枪,朝他的心脏开枪。我的名字是Zzna Pepa, 我有五个孩子,四个女儿,和一个叫Saddam的儿子。他们还很小,但是他们会长大,有一天他们必须懂得如何拿起武器。

On November 28, 2002, at 3.30pm, my husband Rafiq was having a coffee not far from home when a friend came to ask him for money. Rafiq had a little grocery store in the center of Shkodra. They went over to the shop to discuss it. Rafiq refused to lend him the money. The man took out a gun and shot him in the heart. My name is Zzna Pepa. I have five children. Four girls and a boy named Saddam. They’re still too young but they’ll grow up. And one day they will be old enough to take up weapons.

[#img_708661_no_0_Black#]
1999年10月5日,上午9:30,Ded Hili 离开他和他妻子Lina及女儿居住的房子,前往银行,他是一个小建筑公司的出纳。他要去拿每个月的工人工资。他进了银行,和柜台经理问了好。经理正在处理公司帐务,给了他一千欧元。他把钱塞进口袋,离开银行,沿着林荫大道,走进办公室。他看到原出有一个男人向他走近,当他们还相距10码远的时候,那个男人向他举起了手臂,向他瞄准,枪响了三下,Ded Hili当场被打死。他的太太Lina直到下午才知道她丈夫的死讯,从那以后,她一直处于深深的哀伤中。

On October 5, 1999, at 9.30am, Ded Hili left the house where he lived with his wife, Lina, and his daughter, Agetina, and headed for the bank. He was an accountant with a small building business and was going to collect the wages for the month. He went into the bank, greeted the account manager who dealt with the company’s accounts and collected 130 000 (1000 euos). He slipped the money into his pocket and left the bank, walking back to his office along the boulevard. He noticed a man in the distance coming towards him. When he was about ten yards from Ded, he raised his arm and tool aim. Three shots rang out. Ded Hili was killed on the spot. Lina did not hear that her husband was dead until the afternoon. She has been in mourning ever since.

[#img_708662_no_0_Black#]
一万人在阿尔巴尼亚北部受到仇杀的困扰。他们与世隔绝,因为担心会受到仇敌的报复。有一千儿童从来不敢离开家。随着1991年共产党专政的垮台,以前旧的习俗又重新卷土重来,Kanun是一部在15世纪,又阿尔巴尼亚北部的一位君主制度的法律,其中对复仇有严格的定义:如果一个人被杀死,那么他的家人必须为他报仇。

10 000 people are being pursued under vendettas in northern Albania, living shut away for fear of reprisals from the hostile families. One thousand children never leave home. With the fall of the communist dictatorship in 1991, old practices from the past have returned. The Kanun, a set of civil laws written by a lord from the north of the country in the 15th century, has a strict code of revenge: if a person is murdered, his family must avenge the killing.



史蒂芬•杜邦
“史蒂芬•杜邦素以擅于迎难而上而著称。他的有关东帝汶独立斗争的摄影作品,交织着人文关怀和精心构图,令人叹服。在阿富汗拍摄时,杜邦的作品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象图片里的坦克看上去不像战争机器,而像是四处爬行的巨型甲虫。使用他惯用的哈苏X-Pan相机,他也可以以贴身近距离拍摄阿富汗平民。”
“在杜邦摄于哈瓦那的相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照片里受训的年轻古巴拳击手们斗志昂扬,仿佛傲视一切。一位英国拳击手亨利•库伯告诉我,他在对阵时,总是紧盯对手的眼睛,而不是拳头,这跟杜邦的人物摄影同一道理——他所拍摄的人物总是目光生动有神,仿佛在传达某种讯息。”
“史蒂芬•杜邦在阿富汗拍摄的全景相片扣人心弦,而又展现出一种精心策划的戏剧性。他使用哈苏广角相机将满上遍野、几乎是圣经故事重现的场景容纳到图片之中。当杜邦拍摄北约士兵战前祈祷的场景时,几乎看出摄影师距离图片中那些紧张、虔诚的连空只有半步之遥。这有赖于摄影师细致入微的视野,以及拍摄对象对于摄影师介入其私人空间的欣然接受。”

[#img_708663_no_0_Black#]

[#img_708664_no_0_Black#]

[#img_708665_no_0_Black#]


《膨胀之下》奥莉葳亚•马丁•迈克维尔
由柯达、Avante Card,和Phototechnica主办的展览。

这些图片是在澳大利亚Bondi,Bronte 和Clovelly海滩拍摄的,历时四周。这些图片也取材于同名短片电影,该影片曾在全球公映,并在纽约布鲁克林荣获三个奖项。

[#img_708666_no_0_Black#]

[#img_708667_no_0_Black#]

[#img_708668_no_0_Black#]

[#img_708669_no_0_Black#]

[#img_708670_no_0_Black#]


《最后的滇西抗战老兵》杜江

为恢复中国战区与盟国的陆路国际交通大动脉,中国远征军与盟军于1943年10月开始联合发起缅北滇西返攻。1945年1月,滇西成为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收复的第一块国土,中印公路随之开通。

在历时1年零5个月的作战中,中国军民工歼灭日军48000多人,战后,日本军队承认在亚洲战场曾惨遭3次“玉碎战”(被全歼),这就是缅北密支那与滇西腾冲、松山战役。缅北返攻与滇西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英勇悲壮的战争中,中国军民同仇敌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松山、腾冲、龙陵三役,我中国远征军伤亡数万。在今天的腾冲,还有全国最大的抗战烈士陵园“国殇墓园”。

站后,来自全国十多个省份的数千老兵因伤或不愿参加内战而落籍滇西。今天,幸存的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已不足300名。自2005年4月起,我3次赴滇西采访了其中的108位抗战老兵,他们年龄最长者为105岁,最少者为78岁,平均年龄为83.6岁,40%的老兵曾在战斗中负过伤。

60年光阴,昨天在抗日前线用命拼杀的年轻士兵,今天已是乡村小巷垂垂老矣的耄耋老翁。但在经济欠发达的滇西,除少数老兵有条件安享晚年外,他们中的大部分仍无法摆脱贫困的威胁、伤病的折磨,甚至仍在为生计而劳碌。

“老兵永远不死,他们只是慢慢消逝”。老兵们已经步入生命的最后岁月,仅短短半年,就听闻有近10名老兵“老了”(滇西言老人“去世”)的消息。
我用相机记录下这些普通的面孔,因为他们曾经是中国的脊梁。

[#img_708671_no_0_Black#]
胡自坤,81岁,云南腾冲人,原中国远征军预备2师5团中尉连长,
现居腾冲县马站乡,每年清明,胡自坤都要佝偻着腰到“国殇墓园”看一看自己的同学与战友。

[#img_708672_no_0_Black#]
赵鹏云,86岁,原中国远征军71军88师262团3营6连上尉指导员,
与老妻居住的是一间用土坯砌成的茅屋,四壁透风,家无长物。

[#img_708673_no_0_Black#]
游击队员杨正昌(88岁)与杨忠学(83岁)
1942年,龙陵、潞西失陷后,在共产党人朱家璧、张子斋的支持下,爱国青年朱家锡(后以“共党嫌疑”为名被害)卖掉在昆明的家产,购买枪支弹药,招募龙陵、潞西、腾冲志愿者,成立龙潞游击队回乡抗日。龙新乡勐冒村的杨正昌与杨忠学怀着一腔热血,在游击队成立之初便成其中的一员。

[#img_708674_no_0_Black#]
余大刚,76岁,云南保山人,原41军124师666团搜索连中尉,孤身一人栖身在一个小窝棚中。

[#img_708675_no_0_Black#]
在施甸县由旺镇蒋家湾,我们向一位年轻帅气的小伙打听一位叫余朝芝的抗战老兵。巧的是,他就是这位老人的孙子,他告诉我们:爷爷前几天刚“老了”(去世)。余朝芝,云南施甸人,12岁时参加修筑滇缅公路,1944年被编入中国远征军71军88师263团1营2连。龙陵战斗,部队与日军展开长达1月的反复争夺,在肉搏中他身中7刀1弹,没想到最后居然活了下来。

[#img_708676_no_0_Black#]
张丙芝,83岁,云南藤冲人,原中国远征军新28师政治部中尉宣传干事,现居腾冲县腾冲镇。满头银发的张丙芝是目前滇西唯一名健在的远征军女兵。她当过教师与道班工人,患有间歇性的精神病。


《孤儿档案——中国河南》姜健
2004年启始,河南省慈善总会与少林寺联合对全省1000名16岁以下父母双亡的特困孤儿进行救助。由少林寺筹资对每个孤儿发放每年人民币560元的生活学习救助金,直至他们成年。幼小的年林就失去双亲,是人生中不可想象的灾难!

我想用这样一种影像方式来记录和见证这些充满仁慈与爱心的行动。并将每五年一次用不同的影像方式跟踪记录他们的生活与变化……

我相信在这样一个充满人类之爱的世界里,这些孤儿今后的人生之路不再孤独和无助,他们的命运将因此而改变!

[#img_708677_no_0_Black#]

[#img_708678_no_0_Black#]

[#img_708679_no_0_Black#]

[#img_708680_no_0_Black#]

[#img_708681_no_0_Black#]

[#img_708682_no_0_Black#]

[#img_708683_no_0_Black#]

[#img_708684_no_0_Black#]

[#img_708685_no_0_Black#]

[#img_708686_no_0_Black#]


《大茅岛1995——2005》
作者:李洁军

面对

(策展人:杨小彦)

前言:如果不是仔细寻找,一般人无法从普通的广东省地图上找到大茅岛这个地方,它位处珠江入海口,隶属中山市南朗镇管辖。本来这是一个无人之岛,可是,因为一群特殊的患病者,使这个岛成了个特殊的地方,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批麻风病人被安置在这个小岛上,从此,美丽的大茅岛就变成了治疗麻风病人康复的地方。属于这种认识,福科才把临床医学看成是一种社会制度而不是科学。小小的大茅岛恰恰证实了福科的看法。

自然,我们无力马上改变一种制度,所以关于疾病与制度的关系,就不应该成为一个摄影工作者,比如李洁军所关注的问题,本来,出于职业的敏感,李洁军登上与世隔绝的大茅岛,是希望在这个地方寻找到可以让摄影闪光的题材。但是,一旦他真的踏上小岛,他猛然发现他的难处根本就不是举起相机,而是如何面对,面对眼前这些真实的人群,他们与我们的社会已经断绝了正常的关系,他们安身在这个荒芜的小岛上,用一种自然的方式(世外桃源的方式)来消磨无益的生命。
于是,在镜头与对象之间,就出现了一个彼此如何“面对”的问题。李洁军虽然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态度,也就是远非新闻摄影的态度来面对这些被隔绝者,同样,这些被隔绝者也得用一种在他们孤独的生活中所没有的态度来面对李洁军,好弄明白这个年轻的摄影工作者的人道意图。
摆在这里的李洁军的图片,就是他在解答上述“面对”时的一个结果。我们无须在他的作品当中寻找那些早就被摄影界所熟悉的“伟大因素”,人们只须通过这些图像,就会和李洁军一起去“面对”他所面对的。同时,也通过他的面对来了解那些不幸的人们,进而重新认识他们的外形,以及洞察他们的内心。
然后,我们就会理解李洁军以及他的“面对”。

作者简介:李洁军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新快报》摄影记者。

[#img_708687_no_0_Black#]

[#img_708688_no_0_Black#]

[#img_708689_no_0_Black#]

[#img_708690_no_0_Black#]

[#img_708691_no_0_Black#]

[#img_708692_no_0_Black#]

[#img_708693_no_0_Black#]

[#img_708694_no_0_Black#]

[#img_708695_no_0_Black#]

[#img_708696_no_0_Black#]


庄学本
十三世达赖喇嘛于1934年去世,国民党政府组织致祭专使行署。庄学本拟以“良友”画报、“中华”画报、上海“申报”特约记者的身份,随专使行署进藏考察,到成都后因专使不允,入藏计划落空。便以“开发”西北协会“调查西北专员”的名义办理旅行护照,当时被诬为“吃人野番”居住的果洛草原考察,考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和撰写的游记,由“中央日报”、“申报”、“良友”画报连载,结集为《羌戎考察记》,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同年在南京举办了个人摄影展。
1935年至1937年被国民党政府“护送班禅回藏专使行署”聘为摄影师。随专使行署,经西宁、果洛到玉树。此行拍摄影了九世班禅在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举行的盛大法会,又利用旅途间歇考察了蒙、藏、土、撒拉等少数民族。旅行的见闻,以《西游记》、《青海旅行记》等为题连载于“良友”画报、上海“申报”。卢沟桥事变后,一心想回上海参加抗战,只走到康定,上海便沦陷。
1938年在成都报考军事学校——航空机械学校未被录取。正逢西康建省,即受聘任西康建省委员会参议,次年西康省政府成立改称顾问,从事民族考察。先后考察了西康的藏、彝、普米、苗、僳僳、纳西等民族。
1938年先到丹巴,考察大金川流域的嘉绒,又到越西田坝考察彝族。1939年初作为?差的伙伴,进入时称“彝族奴隶社会中心”的昭觉城。又经盐源进入?富神秘色彩的“喇嘛王国”木里。南行到素有“女儿国”之称的永宁泸沽湖。返程经九龙回康定。一个月后又携帐篷西行经理塘草原,到有“关外苏杭”之称的巴塘拍摄藏,又顺金沙江南行到得荣,再从白松折返,经义敦到巴塘,原计划沿金沙江北上德格考察,终因突发“甘孜事变”受阻。
这一时期的成果包括:西康省政府出版的《西康彝族调查报告》,良友画报“新西康专号”和“西康影展”。“西康影展”于1941年在重庆、成都、雅安三城市举办,图片涉及到西康的山川、地理、民族、物产,吸引观众十余万人次,观众包括孙科、于右任、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等国民党官员,以及郭沫若、黄炎培、许寿裳等进步人士。
前往西藏考察是庄学本的宿愿。1942年康藏贸易公司开通了印度往西藏的驮运业务,遂加入公司,常驻印度加尔各?,任务是采购西药、布疋等货物经西藏内运。但终因印度政府不肯签发护照而不能实现去西藏的愿望。在印度期间拍摄的作品集《西竺剪影》,于1945年在印度加尔各?出版。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到阔别十年的上海,整理出《十年西行记》等图文作品。1948年在南京、上海、杭州举办“积石山区影展”。编写《康藏民间故事》由上海时代书局出版。
新中国成立后,庄学本前往北京,参加新中国的民族工作。先后受毛泽东、朱德接见,两次参加中央民族访问团出访,历任国家民委参事、民族出版社画刊编辑室副主任、民族画报编辑部副主任、中国摄影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先后考察了四川、西康、云南、广西、贵州和内蒙古、东北等民族地区。作品发表在《民族画报》及相关图书报刊上。
庄学本在文革期间遭到不公正待遇,1965年因所谓的历史问题被“开除公职”,1975年“平反”,时已中风偏瘫。1979年携病参加第四届全国文代会。1980年,《庄学本少数民族摄影选》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4年,庄学本因病在上海浦东家中去世。一生历尽千辛万苦拍摄的上万幅西部少数民族的影像作品、收集整理的人文资料,时至今日已损失过半,尚存部分现保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化宫、民族画报社、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等处。

[#img_708697_no_0_Black#]
石渠藏族妇女四川石渠

[#img_708698_no_0_Black#]
黑水姑娘(藏族)
四川黑水 1934

[#img_708699_no_0_Black#]
藏族少女 甘肃夏河1936

[#img_708700_no_0_Black#]
嘉绒少女 四川理县1934

[#img_708701_no_0_Black#]
民扯“祁命部落”的藏民
四川松潘 1934


《阿折家——一个母系家族的个案调查》
画儿


当我们面对这些照片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世界,一个透过调查者的眼睛看到的世界。尤其是,我们看到的不是一幅照片,而是一组与文字不可分的照片,它们能够让我们勾画出那个世界在照片之外的部分。

画儿说她不是摄影家,但摄影帮他做了文字以外的立体表达,是她在工作中利用的有效媒介。

无疑,画儿在从事人类学调查工作的同时,也成了人文摄影的实践者。每隔一段时间,她就要跑到那个小村子,直到耗尽她的体力,再回到都市休养。而在这种休养的过程中,她的心里时时在这里和那里两个不同的世界切换着。这一次画儿展示的是加咀的一个家族的境况,它们只是在近四年的时间里画儿的几万张图片和几十万文字中的九牛一毛。

画儿是一个在两个世界之间奔走的人。毫无疑问,她是属于城市的,她的身心已经被现代文明塑造。虽然她着迷于另一个世界,这就是我们透过她的镜头看到的世界。那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而也让人常常困惑的是:对于那个世界来说,画儿以及画儿所属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又意味着什么?长久以来我们已习惯用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这样的二分制来框定这两个世界。但是,这个分野是这个世界中我们做出的。

于是我在想,当我们带着这样的分野去观看那个世界时,我们能否看懂那个世界的表情呢?

那个世界就像镜子一样,使我们得以反观自身所属的世界。

也许我依然不能看懂那个世界的表情,但是我能够知道,这个世界缺少了哪些表情。

田松(科学史博士 科学哲学博士 北京大学博士后 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img_708702_no_0_Black#]

[#img_708703_no_0_Black#]

[#img_708704_no_0_Black#]

[#img_708705_no_0_Black#]

[#img_708706_no_0_Black#]

[#img_708707_no_0_Black#]

[#img_708708_no_0_Black#]

[#img_708709_no_0_Black#]

[#img_708710_no_0_Black#]

[#img_708711_no_0_Black#]


《乌烟笼罩的宁蒙“黑三角”》
卢广


北山村是公乌素镇唯一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子,村庄生产的蔬菜和粮食供养了公乌素镇周遍的厂矿。村子往东不远既是鄂尔多斯草原,向西越过黄河则是没有边际的阿拉善沙漠。“我们是1974年过来的,我的老家是鄂托克旗巴音绰尔乡的。”村里的副支书袁广生说,全村大都是从鄂尔多斯各旗迁移来的,刚来时是220人,现在则是420多人了。“我们将面临着再次的迁移,公乌素镇上的这唯一的村子将没了。”袁广生指着自家的房子,“这些,将在11月被拆掉。”内蒙古乌海市西来峰工业园区已经开发到了村子的边上。从2001年始,北山村18883亩长远被工业园区占用。随着工业园区的建设,上百家的焦化、铁合金厂、电石、硅铁厂的炉子冒烟了,黑烟和污浊的空气开始弥漫了北山村的四周。大气的污染给北山村的农作物带来了最直接的危害,西红柿、茄子等果实出现了黑点和腐烂现象,蔬菜便由此不能销售出去。西来峰工业园区只是内蒙古的乌海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交界处众多工业园区中的一个。三地像是比赛似的,从2000年左右开始,争相在沿黄河两岸数十公里的狭长地带开设工业园区,而这些园区,无一例外的都是以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为主要的引进对象。公乌素镇开发区、乌达工业园区、乌斯太工业园区、阿拉善左旗工业园区、棋盘井工业园区都挤在内蒙古西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不大的空间里,上千家重污染企业如果一起冒烟,方圆几十公里之内,中午像是落日刚下的黄昏。从公乌素镇向西南走十公里左右是一个叫拉僧庙的小镇,镇子是由一个化工厂发展起来的,现在这个化工厂卖给了一个广东的老板,装备了一个火电厂。化工厂处理废火的池子一级级自上而下排下来,在一个与黄河相连的深沟处被最后处理。化工厂的废料被卡车装载着倾倒在低洼的大坑里,足有十多米深,然后被压实,再往前推进,方向是不远处的黄河,站在废料堆砌起来的“土地”上向西南望去,是宁夏石嘴山市是河滨工业园区,那里同样是没有蓝天,数不清的烟囱排着浓烟,烟雾朝黄河压了过来。内蒙古和宁夏两自治区交界处的沿黄地带都在面临着同一威胁,来自高耗能、高污染的电石、焦化、硅铁等企业的大气和废水污染正在深刻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

[#img_708712_no_0_Black#]

[#img_708713_no_0_Black#]

[#img_708714_no_0_Black#]

[#img_708715_no_0_Black#]

[#img_708716_no_0_Black#]


《最后一代小脚女人》
李楠

缠足,这一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正随着它的最后一代实践者的减少走向消亡。
  缠足现象始于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宫嫔娘用布帛缠脚,使其呈“新月”状,穿着素袜,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李煜看后十分喜欢,称其有凌云之态。这种风气先兴起于宫帷之中,后进入民间,到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就广为流传了,并把缠脚当成了妇女的美德,把不缠脚当做耻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马娘娘,就是因为有一双天然大脚而受尽嘲笑。
  过去的女孩-般在五六岁时开始缠足,其方法是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指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其惨其痛,可想而知,这样做一般大都是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与喊叫,以尽到她们的责任,并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

  这种人为的伤残行为之所以能广为流行,是因为它以人工的方式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女性美”。在五代之前,即有诗文称赞女性小脚之美,五代之后缠过的小脚更是被誉为“金莲”、“香钩”、“步步生莲花”等等。文人们甚至总结出了小脚的“四美”(形、质、姿、神)、“三美”(肥、软、秀)。到清朝。缠足之风大盛,汉族女子没有不缠足的。
  这种审美心理事实上包含了浓厚的性意识,清朝文人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甚至公然声称,缠足的最高目的是为了满足男人的性欲。由于小脚“香艳欲绝”。玩弄起来足以使人“魂销千古”,他竟将小脚的玩法归纳出了48种之多。如:闻、吸、舔、咬、搔、脱、捏、推等。可以说,在古代小脚是女人除阴部、乳房外的第三“性器官”。在古典名著《金瓶梅》中就有“罗袜一弯,金莲三寸,是砌坑时破土的锹锄”之类的说法。甚至穿在小脚上的绣鞋也被赋予了性的内涵。清朝时,一位中国留学生被日本海关官员要求解释为什么携带一些小巧的编织绣鞋,这位学生有点害羞地说他希望在他空闲时间能欣赏到他爱人的“脚”。
  除此以外,缠足似乎还有另一个目的。由于脚小不便于行走,让女人缠了足就可以防止“红杏出墙”。如同古代埃及的男人不给妻子鞋穿;中世纪的欧洲男人为女人制作了贞操带。而实际上,在贫穷落后的中国,除了少数的富裕人家女子外,大多数小脚女人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她们付出的艰辛,要远远超过一个天足的女人。

[#img_708717_no_0_Black#]

[#img_708718_no_0_Black#]

[#img_708719_no_0_Black#]

[#img_708720_no_0_Black#]

[#img_708721_no_0_Black#]


《少年时代》
王景春


[#img_708722_no_0_Black#]

[#img_708723_no_0_Black#]

[#img_708724_no_0_Black#]

[#img_708725_no_0_Black#]


《2003-2005,问候》
付羽
这些照片是2003年到2005年之间拍的,是关于这两年时间关于这地方的,是关于自己的;一些接受,一些愿望。


[#img_708726_no_0_Black#]

[#img_708727_no_0_Black#]

[#img_708728_no_0_Black#]

[#img_708729_no_0_Black#]

[#img_708730_no_0_Black#]



《向左转——香港》蒙敏生
并非红色的香港,曾经活跃着一个特别的“摄影部落”——“左翼摄影师”。他们的摄影活动被认为“很大程度是出于浓烈的爱国之情和为劳苦大众谋福利的理想主义的感召”。今年已是87岁高龄的蒙敏生先生,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个小型展览,截取的仅是红色狂飚年间(即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期间)进入其镜头的香港下层民众生活和香港“左派”活动。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孟敏生先生即身体力行“用摄影去反映下阶层”。50多年来,其不为稻粮谋而积累的影像业已超过10万张以上,而香港下层社会状况与普通人的生活一直忠诚地构成这这些影像内容的绝大比例。不争的是,这些图片已经成了香港社会难得而延续的史证,使人窥得事物的另一面,这就是:成就底下的磨难,浮华背后的苦楚,功利之上的悯怀。。。。。。
一如蒙敏生先生致鲜为人知,他的影像内涵同样刚刚被揭开。我们只能说:就纪实摄影而言,他的成果足以傲视每一个后来者。。。。。。

[#img_708731_no_0_Black#]

[#img_708732_no_0_Black#]

[#img_708733_no_0_Black#]

[#img_708734_no_0_Black#]

[#img_708735_no_0_Black#]

[#img_708736_no_0_Black#]

[#img_708737_no_0_Black#]

[#img_708738_no_0_Black#]

[#img_708739_no_0_Black#]

[#img_708740_no_0_Black#]


《夫妻房》孙涛

制造业名城东莞,一万多家外资企业和数十万家民营企业吸纳了数百万劳动力就业。然而,绝大部分企业安排的拥挤的集体宿舍,影响着“外来工”们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性健康。虎门镇一家有几千名员工的服装厂,投入数百万元为在同一厂打工的夫妻设立“夫妻房”。这些建造在工厂集体宿舍楼顶,不足七平方米的“特殊房间”,虽然简陋,但却为那些夫妻们提供了一处人性的私密空间。

[#img_708741_no_0_Black#]


《前线日记》 周轶君 高磊
新华社驻加沙分站记者周轶君和中国自由摄影师高磊眼中的巴以冲突。

[#img_708742_no_0_Black#]

[#img_708743_no_0_Black#]

[#img_708744_no_0_Black#]

[#img_708745_no_0_Black#]

[#img_708746_no_0_Black#]

[#img_708747_no_0_Black#]

[#img_708748_no_0_Black#]

[#img_708749_no_0_Black#]

[#img_708750_no_0_Black#]


邵氏三代作品The three generations of Shao Family
邵度Shao Du
山是家乡秀,水是家乡清,月是家乡明,人是家乡好,邵度从事摄影四十七年,极少跑到外地,绝大多数时间都泡在温州的山山水水之间。家乡的群山百川,田园风光,名胜古迹,果木花草,……是他取之不竭、摄之不尽的艺术天地。他常说:美就在眼前,美就在自己身边。摄影家徐肖冰称誉他为“田园摄影家”。
在他的镜底,汲取了宋、元山水画家的雄浑特色,把多姿多彩、瑰丽灿烂的大自然风光,淋漓尽致地再现在人们眼前。其早期风光代表作“风雪夜归人”和遗作选中的“深山空谷少鸟音”、“一江暖雾小春天”等,极富中国山水画的特色,它几乎可与宋元画家名贤董源、倪云林等的山水画乱真,并超逾宋元山水画的艺术意境。
在摄影画面的命题上,邵度先生也是别出心裁的。他学历不深,不会作诗,可是每一幅影照的命题,几乎都达到诗的高度境界,给画面以点“睛”之笔,如“荆棘丛中别有天”,以及上文例举的“深山空谷少鸟音”、“一江暖雾小春天”等,都给人以画中有诗,诗中寓画的意境。这恰到好处的命题,是与他对《随园诗话》爱不释手、刻苦钻读分不开的。

邵家业 Shao Jiaye
我常听到有些人说:长年住在一个地方,身边的东西看多了,看惯了,就没有新鲜感,也很难找到美的镜头。而邵家业却说:“对自己家乡的景色,每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作为一名风光摄影家,邵家业善于发现美(包括形式美、意象美和意蕴美),并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他从风光摄影的特点出发,首先讲究摄影画面的形式美。在他的作品里,自然界的那些光影、色彩、线条等等美的形式因素,都被他能动地按照对称、对比、节奏邓规律,重新组构成多样统一、协调和谐的优美画面。同时,他也善于利用种种自然气象来渲染画面的现场气氛。尤其是,他对于彩色与黑白,不饱偏见,一视同仁,在表现旭日东升映奇峰的画意时用彩色片拍摄,而在表现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情时则用黑白片拍摄,旨在充分发挥彩色与黑白各自的优势,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邵家业重现形式美,一方面是因为它在风光摄影中剧由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而更重要的是它对作品中意象美的生成,意蕴美和意境美的表现,都起着特定的能动作用。

邵大浪Shao Dalang
大浪特别喜欢宁静、平和的西湖。大浪的快门都是在极其自然而放松的状态下启动的。大浪偏爱黑白摄影,在创作中他尽力摒弃浮华的色彩诱惑,而运用黑白影像与彩色现实之间所固存的距离感塑造出作品的理性之美,以简练质朴的黑、白、灰色调表现出西湖心像。其实,黑白摄影对于大浪而言,是一种介于现实与意念之间的抉择,它在赋予他无限创作潜力的同时,也对大浪提出更高的技术和审美要求,尤其在传统彩色摄影和数码摄影的制作日趋简便的今天,黑白摄影越发显得原始和复杂。
要获取一个完美的黑白影像,必须要付出比彩色和数码摄影更多的辛劳,但是,在黑白摄影过程中这种徒手式的技艺掌控体验是传统彩色摄影和数码摄影所不曾有的,这是一个摄影世家人多年坚守黑白摄影创作的一个原因所在。
“对一样东西的爱好,你可能没有办法天天去做,但你可以天天去想。”对于大浪,摄影便是天天所要想到的事情。大浪很庆幸选择摄影作为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img_708751_no_0_Black#]

[#img_708752_no_0_Black#]

[#img_708753_no_0_Black#]

[#img_708754_no_0_Black#]

[#img_708755_no_0_Black#]


《慰安妇》黄子明

这些幸存者的脸,是我们含恨而归的阿嬷,每小格都是一名提出控诉的灵魂。
靠近!你会看见成千上万渺小却经历坎坷的善良生命。
退后!回头凝视,你将看到一个等待公道的脸孔。
据现有史料,60年前日本在亚洲发动战争,至少超过20万妇女被当作军用物资运往前线,被迫成为日军性奴隶“日军慰安妇”,台湾受害者至少有2000多人,2005年,台湾慰安妇受害者仅剩30人幸存。成千上万受害阿嬷抱憾而逝,她们已将“慰安妇秘密”带进坟墓里,无法再挺身而出,为自己争取正义。

[#img_708756_no_0_Black#]

[#img_708757_no_0_Black#]

[#img_708758_no_0_Black#]


《纸船》魏壁

船,是用来远航的,可折叠的纸船则不同,它太单薄,注定会被风浪淹没,它象征着脆弱的生命随时会被摧毁,远航只是一个不可实现的幻境。
《纸船》的拍摄,是2003年9月深圳。
那是一段压抑的日子。在忙碌的人群中,炎热的天气烘烤着我空虚的灵魂和肉体,像一具腐烂的尸体任有秃鹫的利嘴撕扯。
我细数在这座城市停留过的地方:莲塘、木棉湾、巴登街、蔡屋围、沙铺头、红岭、华强北、梅林、益田村、东二十六……深圳算是我的第二故乡,可从来没有家的感觉。
在那里,经历着年少无知的张狂,挥霍着青春年华,犹如一串虚幻的影像。貌似繁华的城市其实充满杀机……
2004年的8月,我来到了大连。
面临无际而深沉的大海,终于,我觉得我可以呼吸了。
……

[#img_708759_no_0_Black#]

[#img_708760_no_0_Black#]


《百变香江》邱良

邱良(1941-1997)生于香港,一直从事与摄影有关的工作。1965-1970年间担任了国泰机构香港电影有限公司摄影师,1971年以后任职绍氏属下《南国电影》月刊的摄影工作,并于1973年创办的《摄影生活》月刊。1980年后担任《摄影艺术》月刊总编辑。邱良自1960年代以来拍摄香港各阶层生活,从未间断。这批丰富的影作,现已成为香港1960至1970年代宝贵的历史见证与社会记录。曾出版之摄影集有:《墟峰故事——邱良摄影集》(1992),《飞跃童真——邱良摄影珍藏集》(1924)及《百变香江——邱良摄影珍藏集》(1927),著作有:《昨夜星光》(三联书店,1995)及《香港照相册1950-1970》(三联书店,1996)。

[#img_708761_no_0_Black#]

[#img_708762_no_0_Black#]

[#img_708763_no_0_Black#]

[#img_708764_no_0_Black#]

[#img_708765_no_0_Black#]

[#img_708766_no_0_Black#]

[#img_708767_no_0_Black#]

[#img_708768_no_0_Black#]

[#img_708769_no_0_Black#]


自•私——新生代摄影联展

“在中国,拍摄照片总是一种仪式,它总要包括摆好姿势而且还必须要征得同意。”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论摄影》,曾这样描述中国人的摄影观。让拍摄照片成为仪式,不仅仅是普通人的拍摄行为,媒体也好,时尚摄影也好,沙龙摄影也好,就连在当代艺术中的摄影,在中国似乎都是为某种目的而存在的仪式化工具,况且普通人在拍照行为中还不能称之为摄影,只能叫拍照。

当然,摄影仪式论是苏珊•桑塔格所看到的30年前的中国所得出的论调,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年轻一代的摄影者似乎一握上相机这武器,就处心积虑地想砸碎那些所谓的仪式,而且还要进一步地打破摄影的“阶级歧视”,企图将摄影这一专业人士用于炫耀的“特权”,解放成任何普通人都能掌握的表达权利。“自•私”这个联展的命名,就是取自于这些新生代摄影者对待摄影的态度——自我表达,私人体验,个性语言,甚至是隐私的、自闭的、窥视的影象。像戴牟雨、姚松鑫、杨长虹、苏焊光(Alex)和白川,他们都是以摄影为职业的媒体摄影师和商业摄影师,但是在他们看来,摄影除了是一种谋生的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必需品,他们除了制造大量流通于市场的摄影产品,但同时也为自己存留了更多的私家珍藏的“非卖品”:而在林志鹏(编号223),宋涛和季炜煜(鸟头小组),刘一青(青头一)这样的年轻创作人那里,摄影则是最得心应手的创作方式,他们用摄影无微不至地扫描与自己最密切相关的生活和人群以及自己,将现实生存演绎成独特自我的影像世界,而且毫不在意地消解了所谓纪实与虚构的界限;值得一提的还有像雷、黄菊、糖小双这样的“摄影女孩”,她们偶然中接触到摄影,就一发不可收拾地迷恋上,并在很短是时间内,便拍出了令专业摄影师都咋舌的作品,而他们凌厉敏锐的影像感染力和细腻敏感的自我探视,则是来源于内心的直感和率真,还有女性特有的自恋,而非固有的摄影常识和规矩。可以说上述的新生代摄影者在进行的所有的影像探索,几乎都是自发的,而不是为了迎合某种游戏规则。他们的摄影在最初只和自己有关,就像他们中很多人在摄影中的独特署名,只是以摄影的方式描述自己的个体存在,验证自我的个体价值,但在摄影工具日趋普及,摄影成本迅速降低,传播渠道日益畅通多元的今天,摄影也变成了一种个体传播和社交方式,“自•私”摄影已经成为年轻人的同好和共识,也正在成为当下中国一种日益盛行的年轻人亚文化。也许南•戈尔丁和荒木经惟等所掀起的“私摄影” 大潮对这些中国的年轻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却决定了他们不同以往的摄影特质,尤其是摄影这种年轻的艺术它本该就有这样年轻的姿态。

[#img_708770_no_0_Black#]
摄影 

[#img_708771_no_0_Black#]
摄影 林志鹏

[#img_708772_no_0_Black#]
摄影 刘一青

[#img_708773_no_0_Black#]
摄影 糖小双

[#img_708774_no_0_Black#]
摄影 戴牟雨

[#img_708775_no_0_Black#]
摄影 黄菊

[#img_708776_no_0_Black#]
摄影 杨长虹

[#img_708777_no_0_Black#]
摄影 姚松鑫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