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资讯频道 > 业界动态 > 正文

爱普生照片乐园“摄影日记”频道开通

0 2005-07-04 16:17:00   蜂鸟网   作者: [原创]
分享照片外的故事
——爱普生照片乐园“摄影日记”频道开通
[#img_703547_no_0_Black#]
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林中庸先生 致词

近日,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在沙啦啦酒吧举行了“影像文化之旅”——爱普生照片乐园(www.photogarden.com.cn)“摄影日记”频道开通仪式。此频道旨在架设爱普生、摄影师、摄影爱好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推动影像文化的发展,丰富人们的影像生活。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中庸先生、爱普生照片乐园首批特邀摄影师葛加林、吕群、周海翔、王征、高磊、黄丰、钟旭东、赵嘉、黄凯等亲临活动,共同见证了这一特别时刻。

爱普生公司一直致力于为行业人士和普通用户提供影像的各类专业平台,并通过各种活动来持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准。爱普生照片乐园与爱普生印像馆、爱普生影艺坊一样,都是服务于“Epson=Photo”的理念,都不直接涉及产品销售。不同的是,爱普生照片乐园“摄影日记”频道这一新形式是鉴于现代人对网络交流与沟通的依赖性而产生的,是“融知识、趣味、竞技、学术于一体,汇影像输入和输出为一身,集专业摄影师、业余爱好者为一室”的影像展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摄影日记”强调网友的参与性和互动性的,旨在通过摄影作品外的故事与网友们切磋摄影技术、分享摄影乐趣,从而充分感受影像文化生活的快乐。

爱普生照片乐园“摄影日记”吸引了众多业内知名的摄影师加盟,分别涉及动物摄影、专题摄影、江南水乡、西藏摄影、商业摄影、器材知识、暗房、色彩管理、艺术品复制、后期输出等多个摄影题材和领域。他们将在这里发布拍摄花絮、成长经历、摄影技巧、从业之道等摄影日记,并在网上与爱好者们进行多层面的交流。“摄影日记”除与知名摄影师合作外,还将陆续给独具专长的摄影爱好者开放一定网络空间。

爱普生照片乐园“摄影日记”开通,不仅再度验证了爱普生在影像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的积极态度,更将各具特色的影像文化传达给不同层面的摄友,为他们提供了科技与艺术共鸣的殿堂。

[#img_703548_no_0_Black#]
活动结束后一同合影(上右1:周海翔、上右2:钟旭东、上右三:黄丰、上左1:黄凯、上左2:吕群、上左3:爱普生(中国)副总经理林中庸、下右1:爱普生E市场策划科经理刘斌、下右2:王征、下右3:葛加林、下左1:爱普生TP销售推进部经理黄伟贤、下左2:高磊)

下面选登了几位摄影师的摄影日记,详细信息请登陆www.photogarden.com.cn。

摄影师——王征
[#img_703549_no_0_Black#]
王征,男,1962年4月出生于宁夏西吉县,现为自由摄影师

1982 开始从事摄影活动
1984 参加银川十人摄影联展
1987 参加宁夏十一青年摄影展
1988 个人风格系列作品参加北京现代摄影沙龙88展
1991 参加《上海一日》画册拍摄活动
1992 参加“陕甘宁4000里摄影纪行”五人展
1996 参加《今日新加坡》画册拍摄活动
1997 参加海峡两岸摄影家十人长江三峡拍摄计划
1999 参加海峡两岸摄影家十人“长江三峡人文史迹”台北、台中、高雄、香港巡展
2000 参加“世界摄影家聚集北京”活动、参与《北京》画册出版
1995—2000 拍摄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生存状况专题
2001 参加荷兰那顿国际摄影节并举办“西海固”专题展览
2002 法国巴黎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览
2003 参加“北京人24小时”摄影活动、中国名家台湾十人摄影展、美国旧举办个
人摄影作品展览

此外,多年来在各类报刊杂志或各种摄影展览中,发表照片展出作品近千部幅,并获得过包括国家艺术摄影最高奖在内的一些摄影奖项。

爱普生照片乐园“摄影日记”

观看劳作
作者:王征

“用平民的视角关注平民的生活”这是生活在西北的许多摄影家长期努力坚持的一种影像方式,或者说是一种与地缘文化和个人经验相关的影像习惯。我以为,从事以记录百性常态生活为主体的摄影,即纪实摄影。它的真正目的也许是为了发现、收集、保存常态中某种有关人类生存的视觉素材,仅此是素材。为此,1995年我开始进入了平生最重要的摄影专题——“永远的西海固”,这个专题到现在依然没有完成,还在拍还在做……。专题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多方面的认可与支持,多次出国办展,一些专业刊物也大篇幅刊出,各种奖项陆续获得。但在荣誉到来后我也不断思考:我还能拍些什么?特别是在我没有整块的时间下,没办法跑到几百公里以外的西海固的时候,平日里的闲暇时间还能做些什么?

200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著名女导演刘苗苗,约我到马路边去看一帮农民工挖下水道的场景。我们静静看了很久,越看越着迷,你努力去看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还有劳作场景里不停变化中的种种结构……真是太丰富了,那是你难以想象得到的精彩以一种最平常的方式体现出来,它几乎是劳动者劳作行为固化的一种本能,或说是一种来自生命本体的哲学提炼,的的确确让你认真读下去的话,你就会读到很多很多。那天,我们讨论的题目:我还是不是一个劳动者?

人称塞上江南的银川平原是一片富足的厚土,这里的年降雨量虽然只有不到200毫米,蒸发量却在5000毫米以上,但是这里不缺水,一条大河从这里流过,酿就“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如果它没有了黄河古往今来的自流灌溉,也许会象它贺兰山西侧的“兄弟”腾格里一样,成为又一个沙暴的溯源地。可银川平原没有,它没有广袤的沙漠和无尽戈壁,却拥载着连绵的湖泊和那一望无际的稻田。这里的人们,日复一日地劳作、耕耘着,就象所有的劳动者一样,劳作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太平常的,平常到了根本没有人去注意的地步,但是你只要去观看,你就会发现你平日里苦寻不到的丰富精彩。劳作的女性,为了保持水份不被蒸发而带着的厚厚的头巾和口罩,还有来自劳作本身的力量,以及许多许多……。这两三年,只要我闲下来,用上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驱车离开我生活的小城,到“塞上江南”这片平原的任何一角,去观看,去记录,去体会和领悟劳作的本身。

想想也已经拍了几百个胶卷了,这组照片“塞上•劳作中的女性”就是从中立一个角度后择选出来的几幅。

“影像是下流的,它的下流在于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所谓的视觉证据。”我喜欢苏姗•桑塔娜的这句名言,因为时下一些摄影师,在以记录人们生活的影像中,为了获取具有所谓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过于强化个人极端判断。我不喜欢将被摄体简单符号化的主观表达方式,我习惯先去看,看了再去拍,再去记录。劳作的本身确实可以让你着迷。
[#img_703550_no_0_Black#]
[#img_703551_no_0_Black#]
[#img_703552_no_0_Black#]


摄影师——高磊
[#img_703553_no_0_Black#]

我摄影的7个阶段
作者:高磊

我接受大家的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和批评,有的朋友意见一针见血,但措辞非常婉转,我看出来了,熟悉我的朋友可不会那样留情面的,照直了拍砖比较痛快。

听到夸奖的词,心里会有美滋滋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很快就会过去,毕竟我已经过了爱听好话的过程。(不留神自己夸了自己一把,惭愧。)

谢谢大家的关注,我有点心得跟大家聊聊,不一定准确,但至少提供了更多拍砖的角度。

显摆发烧的时期:
这个时期追溯到新郎摄影论坛成立的初期。那是个比谁的设备多/好甚过图片的年代,我参加过NC大战,拥有过太多的比专业更专业的设备。当时追求的是分辨率,色彩鲜艳,一切最新推出的摄影器材都在我的收寻之列。“我就不相信100卷Velvia里就出不了一张作品。”赢是最终目的,有没有道理不去管他。我记得经常出现的画面是:摄影朋友把自己的长枪短炮一股脑堆在桌上,然后大家合影,然后大吃大喝,然后曲终人散。这是个把自己打扮成比专业更专业的年代,现在想起来非常有趣,我还是很怀念这段日子的,但打死也不会再回到这个时期中去了。

迷茫模仿的时期:
终于有一天发现,堆了半屋子的器材似乎没有一件具有收藏价值,几千张反转片放了无数次以后,连老婆都懒得再当一次观众。听到的最多一句话是:镜头真锐。至于背后有人说另外一句:水平真臭。的话,我想傻瓜都能自己明白。这个时候对器材还是没有降温,因为看了很多名家的册子,发现要用中幅相机,至少要用德国镜头,这些东西不仅能让我看起来距离名家近了一点。而且还是有收藏价值的。于是第二次灾难开始了:中幅,手动机,德国头收罗了一大堆。最终结果没有发现自己离名家近了,倒是增加了几只防潮箱。

摸索思考的时期:
有了这些设备,没有理由不出作品。事实很无情,就是没有出作品。我很明白,我的朋友看在我那堆设备的面子上不好意思扁我。我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作品不是靠设备换来的。于是就有了思考和虚心学习的基础。在我混过的论坛江湖色聚集过一帮北美的摄影爱好者,他们新鲜的视角立刻成为我学习的目标,我认为这就是世界的眼光和水平。当时的兴奋难以言表,因为我对国内一些八股的拍摄方法一早就不感兴趣了。江湖色给了我一个窗口,看到了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的观察方法。终于有一天,我对这种观察方法失去了信心。因为我看到了除了表面化的精确纪录或者艺术地记录以外,没有什么东西了。我需要离开那个地方。

反思吸收的时期:
终于我去了法国。发现摄影的路需要从头开始。从坚实的技术基础开始,然后用这些技术来为表达服务。一个系统化的认识过程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我的摄影真正的开始是在这个时候。摄影技术除了物理地精致地制作以外,还有一部分是矫正自己观察世界的视力和角度。以前受到的教育是“当革命的螺丝钉”“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这种没有自我和简单地二元论是摄影艺术表现的大敌。我觉得摄影技术最重要的就是这个观念的改变。巴黎集中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摄影师,巴黎吸纳各种异想天开的灵感,这是宏大摄影技术的必要条件。

矫枉过正的时期:
我看到了透视的重要性。二维性的图片要反映三维的立体实像,透视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你的照片看起来死板。就是这个意思,没有透视。在这个时期我的照片中没有不出现各种线条,类比的。好在我没有陷入滥用广角产生透视的泥坑。象学习透视一样,各种摄影的语法一点点在我的脑子里积累起来,这些在商业摄影中可以立竿见影地使用。然而看多了这样的照片,发现自己还是在走欧洲人走过的老路。

磨练心态的时期:
当认识了技术到底是什么了以后,一种追求平静的思路几乎占据了我每天的思考时间。摄影语法是用来表达摄影语言的,可以高亢,可以娓娓道来,可以强迫,可以商榷。掌握了语法的人不一定都能写出畅销书,他需要寻找素材,并把自己的语法能力加载到素材中去,才有可能写出畅销书来。在Robert Capa的年代,二次大战的素材永远吸引着感动着人们,在Sebastiao Salgado的年代,弱势人群关怀的素材永远拨动着人们的神经。当你看到第一张非洲饥民的照片时,无法想象到在看第10000张类似照片时的麻木。人们这是怎么了?摄影这是怎么了?这段时间我离开了江湖色,回避了摄影的朋友,放下了相机,同一些研究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的学者混在一起。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

我行我素的时期:
我对一切敢于认真探求的摄影手法,一向用崇敬的眼光来看待。毕竟这些人是在用脑摄影,而不是用嘴或用屁股在摄影。这个时期我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环境所理解的太少太少,在这个时候,每次举起相机都会战战兢兢,问自己:我在拍什么?拍自己的想法还是拍事物的表象?虽然我按下了快门,但我心里很清楚,我所认识的事物表象只是在我的文化环境影响下的个人看法,也许完全歪曲了事实,可是我没有能力看到表象背后的东西。既然不能如实反映表象,没有能力反映实质,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平平淡淡反映一下自己的感觉呢?在反映一下自己的感觉的时候,为什么要穷凶极恶地说话而不是放低嗓门有话慢慢说呢。在我自身修养还没有达到一个高度的这个时期,我会我行我素,有话慢慢说。

说了一大堆废话,想得到朋友们的指点和帮助,谢谢。

[#img_703554_no_0_Black#]

[#img_703555_no_0_Black#]


摄影师——周海翔
[#img_703556_no_0_Black#]

周海翔,男,1959年生

周海翔教授现就职于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环境研究室。周海翔除教学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摄影,从1985年起他就用照相机开始记录着身边发生的事物。一次意外的拍摄使他与天鹅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以后他就全身心的投入到鸟类的拍摄中,成绩斐然,成为国际上著名的中国拍鸟第一人。2000年开任美能达中国首席摄影师,并兼任《人与生物圈》杂志摄影记者。

近年来,周海翔教授在全国各地为高校和社团做了五十余场的生态艺术摄影义务讲座,用一张张栩栩如生的照片告诉人们鸟类的故事,用摄影艺术和摄影语言让人们感受到艺术对心灵的震撼和净化,深获社会各界好评。周海翔的事迹和摄影经历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制成专题片播放。他还用了三年的时间,在众多志愿者及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支持下,找到了世界濒危鸟类黑脸琵鹭夏季在中国的觅食地,从而确立了世界范围内“黑脸琵鹭庄河种群”的概念。2004年,周海翔教授荣获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颁发的 “中国摄影教育突出贡献奖”。

爱普生照片乐园“摄影日记”
[#img_703557_no_0_Black#]
目光——伤病之后

伴鸟飞翔
周海翔 文
朋友们经常和我开玩笑说:“你那么喜欢拍鸟,是不是因为你叫海翔?”也许是吧。
其实我85年产值开始从事摄影创作头两年,是以新闻摄影为主的,也曾无意中得过全国好新闻评比图片一等奖。由于学工出身,考虑新闻素质和工作环境等内外原因,我觉得自己毕竟不是专业新闻工作者,拍新闻片没啥意思。也许是天性使然,我喜欢上被流行说法称为唯美主义的摄影主题,如舞台、自然风光、野生鸟类等等。摄影对于我来说一直属于我个人所有,不太热衷于参加比赛或由此会得到什么。摄影有再好的结果,也不会影响我的升职,分房子和长工资,喜欢就是喜欢,用我爱人那时的话说是“一种很自私的个人爱好,缺乏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摄影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这是一句套话,但我对于它的理解却随着摄影经历和题材的变化有着越来越深刻的感悟。我常常陶醉于自然的景物中,只要有光存在就可以找到值得品 味的情景。即使没有光,我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与鸟在梦之中飞翔。处于大自然中,你会把现实中的很多烦心事看得很淡,即使回到现实中,也能以一个淡泊的好心情去处理许多看上去难以平衡的事情。
对于观赏艺术作品的人来说,重要的是看你的结果而不是过程。对于我来说,恰恰是喜欢摄影的过程,这个过程要用心去感受,用头脑去创作,是一个创作性和挑战性的过程。当然我也希望我的摄影作品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能把我的心录的感觉和震撼传达给观看我作品的人们,如天鹅的优雅、丹顶鹤的洒脱、海鸥的矫健、白鹭的纯洁轻盈……。
拍好野生鸟类书本的先期资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拍摄地点,根据不同季节和天气,观察鸟的活动习性。经过长期观察我了解到很多天鹅的习性;天鹅的起落要依风向、风力而定,顶风起飞它们只要跑上几步,就能用它那宽大的双翅,将十几公斤重的身体带离水(地)面,无风时,它们可能要跑上十几步,二十几步才能飞起;越冬期间,它们多以家庭或家族的三至五只,十来只的小群体活动;临近迁徙时,则喜欢结群试飞,或冲向高空或在湖面上空较长时间的环绕飞行。有了这些了解,我就可以制定自己的拍摄方案而不是盲目地追着鸟儿到处跑。
近十年来对鸟类的拍摄,使我学会了听它们的叫声中所具有的一些含意,例如从近处天鹅的叫声中知道是远处有它的伙伴要回来了,便立即准备好,拍摄降落的天鹅。有时天鹅群体中有一只点头鸣叫,而后又有响应者,我知道它们中有一家族要起飞了,便准备好拍摄起飞的天鹅,所以前期的观察是很重要的。
拍摄野生鸟类,就摄影本身,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拍摄鸟类用的器材并非人们常说的必须有长镜头,我的鸟类作品中从广角到长焦的各个焦距段都有,这要看你所拍摄的对象、地理环境以及你为主观愿望努力的程度。例如我曾用手端着美能达α-7相机潜伏在离海鸥巢0.6米的山葡萄秧下面用20mm超广角镜头拍摄过海鸥;我还有一顶没有底的迷彩帐篷,我可以在里面抱着器材行走,以接近鸟类,且广角镜头在表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上有长镜头所无法所达到的效果。你还必须熟知你的器材特点,扬长避短。换句话说在设备简单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拍出好片子的,这要看你驾驭器材的程度,当然有条年使用更专业的器材自然更好。2000年4月我有幸得到美能达专业器材的资助,得以使用美能达α-9机身、600mmf/4、100mm f/2.8(微距)、20mm f/2.8三只镜头,为我的拍摄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特别是α-9一点即到的快速自动调焦以及快速,方便的3区调焦选择、多种电池兼容且舒适的手柄设计;20mm f/2.8镜头可以提供较大的景深并强调透视效果;100mm f/2.8镜头可以提供较大的景深并强调透视效果;100mmf/2.8(微距)镜头具有分辨率高,色彩还原好的特点,保证了作品的锐利和高反差效果;600mm f/4更是我的梦寐以求,共最大光圈时的分辨率使长焦镜头的实用性大大提高。最值得推崇的是,这几款镜头都具备了令人满意的色彩还原,使得所拍摄的作品更贴合自然的色彩。我在美国世界摄影家协会举办的2000年第一届国际沙龙摄影展中入选的四幅作品中就有三幅是用这套美能达设备拍摄的,三支镜头平分秋色。
另外,胶片的选择同样要进行试点单位验。我常常看见一些影友看到某张色彩效果好的照片,便问人家是用什么胶片拍的,之后便认定该种胶片是最好的。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更多的是盲从。因为在那一特定的地点、时间、景物面前,其它的胶片会有怎样的表现你并不知道。我采用的办法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可能使用胶片在同一条年下做拍摄实验,这时你会发现不同的胶片均有其各自的特点。例如我在选择去“天鹅湖“拍摄用的胶片,就是根据那里冬季气候特点,使用镜头特点等条件,将2种100度,2种200度,3种400度的胶片均按400度在同一条件下拍摄,冲洗时将100度及200度分别增感到400度。洗出照片后,柯达金100反差,色差非常夸张,但颗粒比其自身正常冲洗损失较大,而富士REALA100原本反差较弱,增感后提高的恰到好处,又发挥了颗粒细的长处。数码时代到来后,我又开始试验各款扫描仪及数码相机。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认为八百万像素的相机会比六百万的好,但我却不这么看,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很多,我喜欢让试验结果讲话。
拍摄鸟类十几年,我很少将作品公之于众,其中有早期作品不成熟的因素,更多的是因为有许多旅游区的开发源于摄影者的先行足迹。多年来我亲眼目睹了一些人们只重视观赏鸟类的旅游开发,而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甚至为了愉悦游客,在鸟类繁殖季节照样开枪放炮,惊得成鸟纷纷起飞离巢,使许多鸟蛋或雏鸟落下悬崖,仅仅是为了让游客看到成群飞的场面。在山东某岛竟有摄影者也如此效仿,以满足其站在领奖台上的虚荣心。更令人痛心的是一些地方发展与保护难以权衡,以其自然环境做招牌,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而其产业的发展又给自然环境和鸟类带来灭顶之灾。在我将本文止笔之时,又得到一个消息,2004年底,山东荣城天鹅湖由于清淤工程论证时只考虑商业回报,破坏了本已很脆弱的天鹅生境,最先到来的天鹅不但从湖中找不到任何可吃的藻类,连淡水源也被淤泥堆所取代了。结果是天鹅刚从北方回来,便出现了陆续死亡事件。难道我们真要在不久的将来只能从照片上看到天鹅和我们的天鹅湖吗?我们的一些摄影爱好者只为自己拍好照片,砍树折枝,放鞭炮等,环境意识不强者也为数不少,这对鸟类的生存和繁殖不利。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深入人心,山东荣城有以摄影爱好者为主体的“天鹅家庭康复中心”,成员近千人,自发参与天鹅的保护和救助。但解决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矛盾,需要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真实的参与。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能尽自己的力量注意环保,问题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我国渤海上有一小岛,是我国濒危鸟类黄嘴白鹭的主要栖息繁殖地,被个人承包其海域养殖业后,百姓随意上岛捡食鸟蛋的机会大大减少,对鸟类的保护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承包人早期无意中让圈养的家兔跑到岛上野生繁殖起来,由于缺少天敌,兔子对岛上的植被造成了威胁。在看到我送与他的鸟类作品及交谈后,他表示入秋后以及冬季,尽力消灭岛上的兔子,后来得悉他费了很大的力,已打死和捉到近百只兔子,尽管困难很多,他决心要把这件事做下去,让小岛成为鸟的乐园。我觉得摄影人应该首先是一个环保主义者,既然我们不自觉地成了旅游业的开路先锋,你的环保意识和你所做的工作,可能对这个地方今后的自然环境起到不同的、又是至关重要的作用。
鸟是自由而美丽的,它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更是自然界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是我镜头中最有魅力、最美的画面。它们是我一生的朋友,我愿伴鸟飞翔。

[#img_703558_no_0_Black#]
身着婚纱的大白鹭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