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来华传播抢救性记录世界文化遗产,促进全球多元文化发展,加快我国在抢救性记录中国文化遗产活动与世界同步,这将成为我国文化、艺术界的盛大庆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举办的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是迄今为止世界唯一以摄影为手段,以记录、传播、共享多元文化为目的的国际盛事,并以每两年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巡办。
第四届年赛有幸落户中国广州,至截稿日止已有71个国家,1860人,3万余幅作品报名参赛;并且,首次推出由世界范围摄影界、文化界、传播界学者、专家组成的国际评审团及观察评论组联合主讲的“国际大师专题讲座”。
讲座主题:
1、如何发掘有商业价值的摄影题材---拍摄西西里黑手党的经历,谈特殊社会题材的实际拍摄心得,以及在题材转型过程中的观念认识。
主讲人:弗兰科˙泽陈先生(意大利)
2、以个人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就拍摄中国文化题材的拍摄观念和合作细节,谈为国际权威图片杂志工作的体会。
主讲人:梁家泰先生(新加坡)
3、言传身教---介绍全球知名的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的组织体系及运作方式;
主讲人:文森˙曼泽尔先生(荷兰)
4、成就之旅---由摄影师 → 国际大奖获得者→ 国际评委。讲述成功的心路历程,以及从摄影师的角度谈谈怎样与图片社等商业机构的合作与互动;
主讲人:茱迪˙比伯女士(南菲)
5、通过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达到艺术的高峰。就个人的摄影经验,谈现代拍摄观念如何面对西方主流文化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如何以拍摄记录手段彰显民族文化精神。
主讲人:艾欧尼斯˙迪墨(希腊)
6、介绍民俗图片在全球商业领域中的使用价值。
主讲人:邓启耀(中国)
7、与国际大师的互动交流,及作品欣赏。
主讲人:全体评委及评论员
讲座时间:
2004年5月22日至23日
讲座对象:
1、摄影评论家、摄影家、摄影学者、摄影师、商业摄影师、新闻摄影记者;
2、对从事服装、家居、建筑、广告等领域的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其它摄影爱好者
获益事项:
1、通过与国际艺术家的交流,提升自我的艺术技能,领悟艺术的真谛,创作出有社会价值的艺术作品;
2、亲身向国际级专业大师学习;
3、欣赏世界最前沿的艺术思想创作;
4、领悟世界各国的人文;
5、领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组委会颁发的《国际大师级专题讲座证书》!
讲座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详细地点个别通知)
报名方式:
1、电话:020-87604032、33068661、传真:020-87697972
2、电子邮件:xujun@2798.net
报名注意事项:
1、报名时间:2004年4月5日--2004年5月18日
2、讲座费:600元人民币(食、宿、差旅费自理)
3、汇款帐号:
单位名称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所在银行 华夏银行广州分行东风支行
银行帐号 5033200001819100016614
4、入场要求:凭报名表提前30分钟到场报到,并现场领取听课证
5、本次讲座的咨询方式:020-87604032、33068661、 网站:www.2798.net
联系人:李小姐、徐小姐
6、联系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三育路44号东山宾馆5号楼403
主办单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第四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组委会
讲座主讲人背景简介
■弗兰科˙泽陈先生(意大利)Franco Zecchin
1988年,签约玛格南图片社。获得国际记者奖“Citta di Trento”。
1991至1996年,制作专题“游牧部落”,先后采访拍摄撒哈拉沙漠柏柏尔人、马达加斯加西北岸拍摄渥作斯族、毛里塔尼亚拍摄毛瑞斯族、泰国木肯族、蒙古族、约旦贝都因人、喀麦隆巴卡俾格米人、加拿大魁北克因纽特人、西伯利亚雅库提亚埃弗涅斯人、坦桑尼亚巴洛巴支人等。1995年,在法国巴斯蒂亚和图尔宽作“黑白西西里”展览;其中一些图片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在布拉德福国家博物馆展出。
2000年,获第二届“人类贡献奖”年赛一等奖、四等奖;陆续为《法国国家地理》拍摄印度加洛斯族、伊斯兰教在法国等专题。
■梁家泰先生(新加坡)Leong Ka Tai
美国大学修读工程。曾旅居英国、法国。
1976年,在香港建立摄影工作室。
摄影作品刊登于《国家地理杂志》、《纽约时报》、《星期日电讯报》、巴黎《竞赛报》等。
曾获香港艺术家联盟颁发的香港艺术家年奖。
1994年,纽约Harry Chapin传播媒体奖最佳新闻摄影奖。
至今,他已出版十一本个人摄影集及十本集体创作影集。
■文森˙曼泽尔先生(荷兰)Vincent Mentzel
1973年至今荷兰最大的报纸NR C Handelsblad摄影记者,并于1999年开始任报社《M》杂志的图片编辑。
1980年至今,荷兰新闻摄影大赛董事会成员。被国际记者组织评为“新闻摄影大师”。曾任荷兰新闻摄影大赛、国际记者组织、第一、二届“人类贡献奖”年赛、阿姆斯特丹ABC年度摄影奖评委。
■茱迪˙比伯女士(南菲)Jodi Bieber
1993至1995年,南非《星报》长期自由摄影师。曾获荷赛多项专题奖。
1996年,荷赛大师班学员。
1995、1997、1998、1999、2000、2001年获南非“富士新闻奖”多项。
1998年,获得南非国家艺术委员颁发的奖金。
1999年,签约英国网络摄影师有限公司。
2000年,第二届“人类贡献奖”年赛评委。
■艾欧尼斯˙迪墨(希腊)John Demos
196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毕业。1968年,获绘画与摄影硕士学位。
1969年至1986年,先后在希腊Doxiades艺术学院、雅典美洲学院等院校教授摄影、创意艺术、人类学等课程。
1979年,与其他四位希腊籍摄影师共同创为雅典摄影中心。
1988年,创为Apeiron图片社。
1995年至1999年,任希腊文化部Skopelos摄影中心艺术指导,并策划多个重要展览。出版第一本摄影集《希腊正走过》、《沉默的影像》,摄影作品在法国阿尔勒、西班牙巴塞罗那、葡萄牙里斯本现代艺术中心、英国伦敦摄影师画廊展出。
■邓启耀先生(中国)
广东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中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1991年,艺术论著《宗教美术意象》。
1994至2000年,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
1995至2000年,《山茶·人文地理》社长、主编。
1996年,《云南系列》摄影作品在台湾展出。
1998年,《灵性高原——茶马古道寻访》摄影并撰文。
1999年,《西藏系列》摄影作品在台湾展出。
2001年,《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主编、主摄影。
其它评委、评论员简介
■沈澈先生(中国)——“人类贡献奖”年赛的创办者及历届年赛的总负责人、国际评审团主席。
■彭振戈先生(中国)——关注现实记录的著名记者。
■谢莉·菲利普斯女士(美国)——现任美国圣地亚哥人类博物馆执行馆长,参与组织策划过多项人类学和民俗艺术方面的展览。
■夏放(中国)——摄影理论家,第一、二届年赛评委,第三届年赛评论组组长。
■王端(美国)——摄影评论家,致力中外摄影比较分析,第三年年赛评论组成员。
■谢白(中国)——南京大学教授,摄影教育家。
■林路(中国)——上海大学教授,摄影评论家。
■金秀男(韩国)——摄影师,长期坚持本国民俗文化的记录工作。
报 名 表
[#img_694764_no_0_Black#]
讲座时间安排:
[#img_694765_no_0_Bl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