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资讯频道 > 业界动态 > 正文

美国《国家地理》知名摄影师史蒂文即将访华

0 2005-03-26 14:37:00   蜂鸟网   作者: [原创]
4月10日,应索尼(中国)有限公司邀请,美国《国家地理》知名摄影师史蒂文.麦凯瑞(Steve.McCurry)将携其最新作品访华,并将于2004年4月10日——14日在“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 ”(P & E展)上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

史蒂文大师出生于美国费城,是近年来活跃在国际摄影届的几大著名摄影家之一,曾在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学习历史与电影制片艺术,之后他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从事工作,并于1979年因苏联入侵时期的阿富汗冲突题材作品而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其作品被美国《国家地理》及其它许多杂志广泛采用,本人所获诸多奖项包括1998年度"艾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奖"。
其作品不管是从选景还是立意,都具有极高的造诣,深受摄影界好评。

[#img_694532_no_0_Black#]
经典代表作品《阿富汗少女》(又称《绿眼睛姑娘》),已经成为世界受苦难的社会底层妇女以及儿童的标志,历经17年而不衰,并由此而成立了《国家地理》阿富汗妇女基金。

史蒂文亦曾完美的用摄影艺术唤醒了柬埔寨"吴哥窟"的魅力。他先后往返数次,为吴哥的建筑、雕塑与人文刻画了一幅徘徊神境天堂的佳作。雕刻的神明、饱经风霜的砖石、浓密的植被、身穿橙色罩衣的修道士,他那鬼斧神工的作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其中一些精选作品收入在他的著作《避难所--吴哥窟》中。

为了让中国的摄影爱好者零距离地感受大师的风采,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特意邀请史蒂文. 麦凯瑞访华。在其访华期间,精心安排了大师影展,摄影讲座,中外摄影大师峰会等一系列活动。史蒂文. 麦凯瑞访华事件必将成为中国摄影界的一大盛事。

4月11日,您将有机会感受大师,感受数码,聆听美国〈国家地理〉知名摄影大师史蒂文•麦凯瑞的摄影讲座(北京)。
请您详细填写以下信息,发信至 photof828@263.net 报名,来信请注明蜂鸟网友(并请抄送liuz@fengniao.com一份) ,索尼公司会以邮寄的方式通知幸运者。名额有限,赶快行动!
您的姓名:xxx (蜂鸟网友)
身份证号码:
年龄:
职位: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固定电话:
手机:
E-mail:

目前有没有相机:
□ 有 □ 没有

相机的使用:
1、请选择:
□ 传统相机 □ 数码相机
2、品牌
□ 索尼
□ 尼康
□ 佳能
□ 奥林巴斯
□ 富士
□ 美能达
□ 柯达
□ 其它品牌

3、型号:

4、价格:

5、您属于哪一种影像人士:
□ 发烧型 爱最酷的影像装备,爱享受创作的成就感
□ 饭碗型 专业影像人士,影像是你的职业
□ 工具型 工作离不开电脑,也离不开影像设备
□ 好奇型 对影像很有兴趣,想了解更多
□ 无所谓型 对影像没有特别的爱好,也没有特别的需要

6、相机使用时间:
□ 半年以内
□ 一年以内
□ 两年以内
□ 三年到五年
□ 五年以上

附史蒂文简介文章一篇
史蒂文•用瞬间缔造奇迹的人
史蒂文•麦凯瑞一九五○年出生于美国的费城,一九七四年毕业于宾州州立大学历史与电影制片艺术专业,取得摄影及历史学士,完成了学校教育。毕业后在宾城的报社担任了二年的摄影工作,便开始了他的自由摄影生涯。

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精彩瞬间
人的勇气拍摄了许多珍贵照片;战事爆发之后他的独家照片受到国际媒体争相采用,更赢得了象征勇气过人、富有冒险精神的Robert Capa金牌奖。足迹遍及阿富汗、巴基斯坦、柬埔寨、菲律宾、叶门、印度、西藏以及两伊战争、波湾战争等,史蒂文•麦凯瑞的作品强调对生活在战火之下人们的刻画,被美国《国家地理》及其它许多杂志广泛采用,其间所获诸多奖项包括1998年度“艾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奖”。


用镜头唤醒“吴哥窟”
史蒂文还曾经完美的用摄影艺术唤醒了柬埔寨“吴哥窟”(世界上最令人惊叹的不朽之作之一)的魅力。他那鬼斧神工的作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雕刻的神明、饱经风霜的砖石、浓密的植被、身穿橙色罩衣的修道士”的梦幻逼真的世界。吴哥是高棉统治者从公元九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的首都。每一代统治者都在首都修建了一座庙宇,神庙被城墙环绕,护城河与堤坝按照宇宙法则排列。该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遗产之后,吸引了无数的旅游者、考古学家、艺术学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佛教徒的朝圣地。

史蒂文初次造访吴哥是由于身负《国家地理》杂志的任务,该杂志让他有机会用相机周游世界。他此后归返数次,为吴哥的建筑、雕塑与人文刻画了一幅徘徊神境天堂的佳作。 其中一些被精选出来的吴哥作品收入在他的著作中——《避难所——吴哥窟》。
《国家地理》的荣耀和挑战
每个摄影者都梦想成为《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要成为《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挑战。《国家地理》杂志对于摄影师的要求和其它媒体是不同的,它给摄影师很大的空间及时间去完成摄影任务。以一个世界级的媒体来说,对于作品的要求当然是高水平的。因此摄影师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长时间的工作后,能交出不凡而独到的照片。
《国家地理》杂志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摄影主编并不会提出太多不必要的意见,也不会干涉太多拍摄细节。他们给摄影者很大的表现空间,这也是《国家地理》杂志和其它媒体的不同点。
摄影师外出工作后,每隔一段时间便将拍摄后的胶卷用航空邮袋寄回编辑部。此时摄影主编会帮你整理、过滤照片。等你完成拍摄任务回到《国家地理》杂志,摄影主编已经为你整理出大约八十多张的作品(也就是一盘的幻灯片,不管你拍再多,最后还是过滤到剩八十张左右)。此时总编、摄影主编和摄影师便一起观看幻灯片并且讨论。如果作品受到总编的青睐,便可以进展到下一步,就是版面会议,《国家地理》杂志很特别的是他让摄影师参与版面的安排工作,摄影师可以提出个人对版面安排的意见,这也是其它媒体作不到的。
史蒂文觉得,能加入《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的行列,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去探索全世界并去发掘世界美好的一面。他过去所拍摄的题材,大多数是国际性的政治事件,比如菲律宾的马可仕总统事件,阿富汗冲突及波湾战争等,在报导这些事件之后,让他看到很多,领略更多。
“阿富汗少女”
首见于1985年6月号《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封面的这幅照片,就是鼎鼎有名的“阿富汗少女”,由摄影师史蒂文•麦凯瑞(Steve McCurry)所拍摄。这幅照片摄于1984年,地点在巴基斯坦,白夏瓦(Peshawar)附近的难民营;照片中的女孩- 莎尔巴特‧古拉(Sharbat Gula),直到2002年被《国家地理》杂志重新找到之前,浑然不知自己的肖像引起世人广大的回响。
(记者: 您拍摄阿富汗少女所用的镜头是什么焦距?绿色背景是什么?有无使用闪灯和测光表?
史蒂文:当时用的是105mm的镜头,绿色背景纯粹是难民营的帐棚.....幸好棚布不是粉红色的!那是利用自然光拍的,我拍照极少用闪光灯。)
[#img_694533_no_0_Black#][#img_694534_no_0_Black#]
这张是17年后的阿富汗少女,和17年前相比,明显苍老了很多,眼睛也没有那么清澈了,可有一点却没有变:她的眼神中依然还带着原来的惊恐!事隔17年,史蒂文•麦凯瑞再次为她拍下一组照片。莎巴特•古拉的经历被作为《国家地理》4月号的封面故事。

寻找17年前的她
2002年1月,史蒂文•麦凯瑞和《国家地理》的一组工作人员重返巴基斯坦,试图寻找这位有着摄人眼神的神秘少女的下落,了解这些年在她身上发生过的故事。

但是这茫茫人海,哪里找去?您想想17年过去了,那女孩一定变成妇人了,况且在那个充满战火的地方,这女子是死是活?这些都是疑问。可是这个史蒂文•麦凯瑞偏偏不放弃,他奔赴阿富汗,联系了当地熟人,寻找当年阿富汗少女的学校,用美国联邦调查局分析案件的手法分析真伪。虽然他三番五次找错了人,但最后史提夫终于找到了那个少女。当他见到少女的时候,发现这少女变了:苍老了很多,眼睛也没有那么清澈了,可有一点却没有变:她的眼神中依然还带着原来的惊恐!少女说,17年前,她之所以惊恐是因为,在拍这张照片的几天前,她家的房子被战机轰炸了,父母被炸死了。祖母带着她和哥哥趁天黑把父母埋葬了之后,就开始在冰天雪地中翻山越岭,冒着被轰炸的危险投奔难民营。他们到达难民营以后,就遇上了史提夫。现在她的日子依然不好过,孩子没机会上学,生活依然饥寒交迫。

“莎巴特•古拉的故事促使《国家地理》杂志成立了‘阿富汗女童基金’。” 史蒂文•麦凯瑞说,“通过各种渠道捐来的款项,再加上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一些捐助,总额达到150万美元,她的生活因此得以改善。大部分钱用来资助那些失学的女童。比如,我们以她的名义在她居住的村庄建立了一所小学。同时,我们也用这笔钱在阿富汗的许多村庄建立了小学和诊所。”

她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1985年登上《国家地理》封面的这张照片(阿富汗少女),虽然我只花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拍下她,这一切却早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份。”
而事后,为了这5分钟的作品,他花费了17年去寻找当初作品中的女孩。

史蒂文.麦凯瑞使用索尼F828拍摄的新作品
[#img_694536_no_0_Black#]
[#img_694538_no_0_Black#]
相关介绍
立体剪影•索尼企业面面观
群英会•索尼DC全家福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